全部文章Ta的評論
- 范****平2024-12-1050
- CAP理論是討論分布式系統設計優劣時的老生常談,最近學習極客時間上周志明的軟件架構課,對幾個之前以為通透了的理論進行了重新理解與消化,并對過去的錯誤考慮進行了勘誤,有必要重新梳理下。 CAP理論是我接觸分布式設計過程中最初遇到的理論之一,最初去了解相關理論的出發點是為了做職級晉升答辯。不同于日常業務開發的關注點為系統的快速設計與落地,答辯更關注對具體問題的思考是否足夠科學,推理是否縝密,能否契合具體的業務場景,用相對靜態的理論來承接場景。可以說一開始是很不適應的,又經過了1、2年,走到了另一個極端,各種名詞不離口(可用性、一致性、性能、安全性、ACID、BASE、魯棒),但并沒有真正的指導開發,也就是說一套做一套,更甚者說了不做,先做再往理論上靠的懶惰行為也有。19、20年以來逐漸找到了以解決問題為導向,行動符合科學理論的感覺,也就是摸索知行合一。范****平2023-12-1270
- 范****平2023-06-251230
- 在高流量的C端業務中常常廣泛使用memcache做緩存,而memcached本身不支持分布式,業務上經常會使用客戶端分布式算法(一致性hash)保證分布式緩存集群性能和高可用。客戶端將多個mc實例維護成一個緩存池,根據緩存key值進行一致性hash計算,寫入具體指定的hash節點。由于單機可用性無法保證,若要體現此mc集群的高可用,對于單點故障機器的剔除就十分重要。但目前框架內使用的memcached擴展(也是行業內一致推薦的擴展)卻沒能很好的完成這一功能(或者是設置上沒有正確配置),當集群中一個實例掛掉之后,hash到這臺機器上的set、get方法全部失效,沒有保證集群層面的高可用。而memcache擴展在出現單節點掛掉的情況下,會把key路由到新的alive節點上,保證集群的可用性。那么問題就來了,為什么在更“新”,更“先進”的memcached擴展內卻沒有完成如此好特性?是有坑?還是實現上會有問題?值得深究一番。范****平2023-05-23910
共 4 條
- 1
頁
沒有更多了
個人簡介
暫未填寫公司和職務
暫未填寫個人簡介
暫未填寫技能專長
暫未填寫畢業院校和專業
個人成就
共發表過 4 篇文章
文章獲得 0 次贊同
文章被瀏覽 226 次
獲得 0 人關注
個人榮譽查看規則
暫未獲得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