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刪除備份后存儲庫已用容量變化小?
刪除備份后存儲庫已用容量變化小的主要原因如下:
云主機備份通常采用增量備份機制。在全量備份完成后,后續的備份只會記錄數據的增量變化。
每個增量備份都被視為一個虛擬的全量備份,備份之間存在數據塊的依賴關系,使用指針索引方式引用。這樣可以節省存儲空間,避免多次備份造成重復存儲。
當刪除某個備份數據時,系統會檢查該備份所使用的數據塊是否還被其他備份所引用。如果沒有其他備份依賴該數據塊,系統會將其釋放。但如果其他備份仍然使用相同的數據塊,那么這些數據塊不會立即被釋放,而是合并到下一個備份中。
為什么備份容量會大于磁盤中實際容量?
備份容量大于磁盤中實際容量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備份機制:云主機備份通常采用塊級備份方式,以扇區(512字節)為單位進行備份。即使文件已被刪除,但扇區內的元數據仍然存在,這些元數據會被備份系統識別為非0數據塊并進行備份。這導致備份的容量大于實際文件的大小。
文件系統的元數據:磁盤中的文件系統會占用一定的空間來存儲文件的元數據,如文件名、時間戳等信息。這些元數據也會被備份系統包括在備份中,增加了備份數據的大小。
刪除文件不擦除數據:為了降低性能消耗,在刪除文件時,文件系統通常只在文件屬性中創建刪除標記,并未對扇區內已寫入的數據進行擦除。備份系統無法感知到扇區內的數據是否刪除,只能通過判斷是否是全0數據塊來決定是否備份,因此即使文件已刪除,扇區內的數據仍會被備份。
云主機備份支持對彈性云主機中所有云硬盤進行備份嗎?
支持。
云主機備份可以通過立即備份或者創建備份策略綁定云主機進行周期性備份,將云主機中的所有云硬盤作為整體進行備份和恢復,不支持對云主機中的部分云硬盤進行備份和恢復。
云主機備份時,需要停止彈性云主機嗎?
不需要。
云主機備份支持對正在使用的云主機進行備份。在云主機正常運行的情況下,除了將數據寫入云硬盤外,還有一部分最新數據保存在內存中作為緩存數據。在做備份時,內存緩存數據不會自動寫入云硬盤,會產生數據一致性問題。
因此,為了盡量保證備份數據的完整性,最好選擇凌晨且云硬盤沒有寫入數據的時間進行云主機備份;或者在進行云主機備份前,暫停所有數據的寫操作,且將應用系統停止,再進行備份。如果對備份數據完整性要求極高,則可以將云主機關機(實現緩存數據寫入云硬盤),進行離線的云主機備份。
備份云主機需要多長時間?
備份時長主要受云主機的硬盤容量、備份類型、系統負載等因素影響。云硬盤容量越大,備份所需時間越長;全量備份通常耗時更長,而增量備份則相對更快。此外,可用區內其他租戶的備份任務數量、當前租戶的并發任務數也會對實際備份速度產生影響。當可用區內并發任務未超出備份服務處理能力上限時,單個備份任務的傳輸速度可達100MB/s左右;如并發任務數超出備份服務處理上限,多個任務之間會出現性能爭搶,單個任務的備份完成時間會變長。因此,100GB數據的備份時長可能在20~50分鐘之間,具體取決于上述因素的綜合影響。如果您的備份任務長時間未完成,可以聯系客服解決。
云主機能否跨地域備份?
當前只支持地域(Region)內備份和恢復,不支持跨地域(Region)備份和恢復。
如您想要實現跨地域備份數據的訴求,可以通過私有鏡像的形式實現。步驟如下:
1.通過云主機創建系統盤鏡像與數據盤鏡像,具體操作參考通過云主機創建系統盤鏡像,通過云主機創建數據盤鏡像。
2.導出鏡像到本地,具體操作參考導出鏡像。
3.在目標資源池導入鏡像,具體操作參考通過鏡像文件創建系統盤鏡像,通過鏡像文件創建數據盤鏡像。
通過以上步驟可以將某個資源池云主機的數據以鏡像的形式備份到其他資源池。
云主機變更后能否使用備份恢復數據?
如果您的云主機做過備份后進行變更,還可以使用原有的備份恢復數據。但因為文件系統的限制,恢復數據后,云主機恢復為未變更前的狀態,建議您在變更后重新做備份。
云主機備份出現異常該如何處理?
目前異常狀態主要為云主機備份狀態異常。當處于這些狀態時,請參考下面處理建議。
| 異常狀態 | 建議 |
|---|---|
| 錯誤 | 您可以刪除錯誤狀態的云主機備份后,再重新創建。 |
| 狀態卡頓 | 若長時間狀態未變化,請聯系客服解決。客服會主動幫您解決此問題,在此之前建議不要對該備份數據做其他操作。如果您對客服響應速度有要求,請主動聯系。 |
云主機備份是否可備份掛載共享盤的云主機?
共享盤存在同時掛載到多個云主機的情況,暫不支持給掛載共享盤的云主機做備份,后續將逐漸完善功能。
如果您有具體需求,可以通過客服電話等方式聯系產品售前經理或解決方案經理,我們會根據您的業務為您定制合適的解決方案。
包含應用系統的云主機是否可以備份?
支持備份。
針對數據庫或郵件系統等有一致性要求的應用,建議在備份前,暫停所有數據的寫操作,再進行備份。如果無法暫停寫操作,則可以將應用系統停止或者將云主機關機,進行離線的備份。如果備份前不進行任何操作,則恢復后,云主機的狀態類似異常掉電后再啟動,數據庫會進行日志回滾操作保證一致性。
如何區分備份是自動備份還是手動備份?
如果您未自定義或更改備份名稱,通常我們會通過備份名稱的前綴來區分不同類型的備份。自動周期性備份和一次性手動備份的默認名稱如下:
自動備份:auto-xxxx
手動備份:Manual-xxxx或自定義
如果您已更改備份名稱并且刪除了備份名稱的前綴,一旦修改完成,就會難以區分備份是自動備份還是手動備份。為了方便您進行識別,建議您在備份名稱中保留“autobk”的前綴。即使修改了名稱,系統對自動備份和手動備份的辨別不會受到影響,自動備份仍將按照策略的保留規則自動過期。
刪除備份會對云主機造成性能影響嗎?
不會。
備份不會存儲在云主機中,因此刪除備份不會對云主機造成任何性能影響。
刪除資源后還可以使用備份恢復數據嗎?
數據恢復有兩種方式,恢復數據至源云主機和使用備份創建新的云主機。
當源云主機刪除,用戶將無法恢復數據至源云主機。
當源云主機刪除,選擇創建新的云主機恢復數據是可行的,云主機資源和云主機備份并不會存放在一起,兩者是獨立存在的。刪除云主機資源,并不會刪除云主機備份,您可以使用備份創建新的云主機,新建的云主機在初始狀態就具有備份中的數據。具體操作可參考使用備份申請云主機。
刪除全量備份后,還可以使用增量備份恢復數據嗎?
云主機備份提供了能夠從任意備份中恢復資源所需的完整數據,無論這些備份是全量還是增量。因此,即使某個備份被有意刪除或因過期而被自動刪除,也不會影響使用其他增量備份來恢復數據。
舉例:云主機按時間順序先后生成a、b、c三個備份,每個備份都有數據變化。當備份b被刪除后,備份a和備份c還是可以繼續用于全量數據恢復。
單個資源可以創建多少個備份?
資源備份的數量沒有明確限制。能創建多少備份需要看存儲庫的容量,一個用戶在一個資源池默認支持的存儲庫數量為10個,單個存儲庫的最大容量為1024000G,因此最多能創建多少備份由備份云主機磁盤的大小和存儲庫總的容量的大小決定,根據您的需求,您可以創建多個備份,如果存儲庫配額不夠,您也可以通過提工單的形式申請擴大存儲庫配額數量。
備份時可以終止備份嗎?
不可以。正在備份的任務屬于中間狀態,暫時不能中斷正在執行的備份任務。
備份時長和磁盤大小、備份類型相關。磁盤容量越大,備份時間越久,通常全量備份時長大于增量備份。請您耐心等待備份完成,如您不需要此備份,可以在備份完成后進行刪除。
如何降低備份占用空間?
問題描述:
備份的磁盤占用空間遠大于云主機內部已使用空間的大小。即便從磁盤中刪除了大文件然后重新進行備份,備份的大小仍然沒有明顯減小。
可能原因:
這可能是因為在進行磁盤清理或更新清理操作后,盡管某些數據在磁盤上已被刪除,但仍然存在于磁盤中,只是操作系統無法看到。而云主機備份的功能是基于對整個磁盤進行備份,這些在系統上看不到的數據仍會被納入備份,從而導致備份文件的尺寸過大。
解決方法:
目前,云主機備份系統還沒有其他途徑來減小備份數據的大小。您可以考慮使用第三方工具(需自行評估安全性)來進行處理。
如何查看云主機備份中的數據?
您可以通過以下步驟進行查看:
使用云主機備份創建新的云主機,具體操作請參考使用備份申請云主機。
登錄新的云主機,即可查看云主機中的數據。
備份會保存多久?
備份的保留時間取決于備份的類型和您所設置的保留規則。
手動備份一般由用戶手動創建,可以使用類似“Manual-xxxx”或自定義的名稱來標識。這些備份數據會一直保留,直到以下情況發生之一:
您手動刪除了備份。
您的賬戶余額不足,且您未及時補充欠款,導致系統自動釋放備份數據。這些被釋放的備份數據將無法恢復。
自動備份通常以 “auto-xxxx”的名稱進行標識。備份的保留時間取決于您設置的保留規則。如果您在備份策略中規定了保留規則,備份將按照這些規則進行保留和自動刪除。如果在策略執行期間修改了保留規則,可能會導致備份未能按照新規則自動刪除。這可能是因為系統需要一些時間來應用新的策略或出現了其他操作問題。
如何對資源進行周期性全量備份?
不支持。
由于全量備份會消耗更多的存儲空間和備份時間,天翼云實現的備份策略是僅支持對一個新的資源第一次進行全量備份,后續進行永久增量備份。即使第一個全量備份被刪除后,您也可以從任意一個增量備份恢復所有數據,第一個增量備份會自動變為全量備份,因此您不用擔心數據安全問題,沒有必要周期性做全量備份。具體請見策略管理。
切換備份策略后備份副本有什么變化嗎?
綁定了備份策略A的云主機,創建云主機備份后,解綁備份策略A并重新綁定至備份策略B:
由備份策略A創建的備份副本不會自動刪除,需要您手動刪除。
新綁定的備份策略B創建的第一個備份副本仍然是增量備份,不是全量備份。
是否每一個備份副本都支持恢復全量備份數據?
是的。
對云硬盤做第一次備份時,系統會默認為其做全量備份。在首次備份后,后續的備份只會記錄原始數據發生的變化,即除首次備份,后續備份系統默認為增量備份。
每一個增量備份的恢復,都是在對應時間點對整盤進行恢復,因此,備份恢復一定是全量恢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