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云:競逐2014,今年將是轉折年
2014-03-23
云計算,被大家講了很多年。從起初的概念模糊到已進入人們的主流意識,它已然從一個專業技術術語逐步走向工程實踐。2014年,與O2O、大數據等關鍵詞一起,云計算相關話題在新的一年里得以延續,熱度依然不減。
“撥開‘云里霧里’的紛爭,云計算正在踏出一條扎扎實實的路徑,滲透進入個人、企業、互聯網領域,提供更為便捷、穩定、便宜和靈活的計算、存儲和網絡資源,奠定新一輪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基石。”談及云計算的發展,中國電信云公司技術總監廣小明說。
一直以來,互聯網圈兒層出不窮的爭斗花樣為人們所“津津樂道”,但其實,隨著百度、騰訊、阿里、金山等互聯網企業的全面進入,國內外傳統主機商、IDC服務提供商、區域機房、運營商,乃至傳統IT軟件廠商等行家紛紛加碼發力,中國云主機市場的競逐又何嘗不是暗流洶涌。機遇與挑戰共存,兩年前,作為一名新晉選手,中國電信天翼云闖了進來;兩年后,盡管起步有些晚,但天翼云卻收獲了長足的發展,在整體資源布局、細分產品布局、市場布局等方面表現不俗,談及用戶最關心的速度、穩定性、安全性和性價比等問題,天翼云亦有著自己的優勢和對策。
回眸2013,展望2014。在天翼云迎來兩周年之際,廣小明總監接受了站長之家的專訪邀請,和我們分享了天翼云在這兩年來的努力和成長。
以下為專訪實錄:
Chinaz:首先,您能否和我們分析下,當前云計算市場的現狀是怎樣,它已經處于哪一個階段了?天翼云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取得了哪些成長和成就?從大的架構來看,在哪些方面有了什么樣的布局?
廣小明:首先云計算并不是一個新的技術領域或者全新的概念,它是傳統IT技術遭遇到互聯網相互融合的一個產物。當前大家已經有了共識,互聯網絡的發展已經開始逐步對各個傳統領域帶來影響,傳統IT領域也不例外。
與前幾年炒作云計算概念不同,隨著國內運營商、IT供應商和互聯網中堅力量開始真正進入,最近兩年云計算進入到工程實踐階段。在這一階段,云服務提供商正在逐步深刻理解各自優勢并找到各自在產業鏈中的位置,客戶將逐步厘清自身系統的演進方向和節奏,只有最終技術提供和業務需求相匹配后云計算可能才會過渡到高速穩定發展的階段。
在過去兩年的發展過程中,天翼云經歷產品從無到有、技術架構從不穩定到穩定。在這個階段磨合打造穩定技術架構是我們的關鍵任務,先后經歷兩次大的技術路線調整,經歷了硬件網絡結構到硬件和軟件混合組網的調整,驗證單域最大支持的節點規模,提升資源開通成功率和效率。同時,我們清楚看到知道這種不斷調整和不斷否定還將繼續。
Chinaz:隨著云計算的發展潮流和用戶需求的變化,2014年天翼云的產品線和云服務能力是怎樣的?
廣小明:2014年上半年我們將立足于中國電信最大的內蒙古云計算基地以及新的天翼云平臺,推出完整的計算、存儲和網絡組件服務,滿足用戶靈活的資源搭建需求,其中包括彈性塊存儲、塊存儲到對象存儲備份、虛擬私有云、虛擬私有云網關等產品;面向企業客戶市場我們將推出混合云服務,滿足目前部分企業自建的云資源池和托管到公有云資源池的彈性伸縮和無縫連接需求,并且針對關鍵客戶的關鍵應用提供SLA保證;面對托管的各類應用系統提供云加速服務,涵蓋網頁、視頻流媒體、下載三類加速應用。
Chinaz:天翼云主機可覆蓋的應用場景有哪些,可滿足哪些不同類型的客戶?
廣小明:從云計算發展最為成熟的北美市場來看,計算存儲和網絡服務基本覆蓋絕大多數的企業和個人各類IT服務所需,只是這一需求在CPU、內存、IO和網絡方面各有偏重。
根據目前天翼云主機使用情況來看,主要有三大類應用方向,其一作為WEB托管網站使用,另一類主要是提供各類企業IT應用托管使用,后一類在網絡復雜性、高可用性和HA等方面有較高要求,第三類是各種面臨突發資源需求,其業務特征往往需要在某一時間段投入大量資源提供對外服務,這類資源彈性較大的應用場景。從公有云客戶維度來看,包括各類中小網站、中小開發測試團體和政府企業客戶。
Chinaz:天翼云的“4+2”布局是什么概念,將發揮怎樣的作用?相比其他云服務商,您能不能和我們說說天翼云的服務模式和所長?
廣小明:中國電信作為傳統的IDC和寬帶網絡巨頭,提供覆蓋全國超過300多個星級機房和全球最大的IP網絡。隨著云計算的發力,我們逐步認識到將分散于全國、服務能力不均衡的IDC機房改建形成幾大資源池統一覆蓋全國各大區域,可以有效提升資源效率和提高運營服務水平。中國電信確立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成都建立四個資源池覆蓋華北、華東、華南和西南客戶群,同時4大資源池將提供更多適合于屬地化要求的云服務,諸如云桌面等;在此基礎上集中構建內蒙古云計算園區和貴州云計算園區,作為兩個巨量的數據中心,彌補目前經濟發達地區在電力和土地成本等方面越來越難以承載IDC的缺陷,未來兩大基地將作為公有云、災備和大體量資源池提供者。到2015年我們將可以提供托管于4+2資源池各類資源的跨域遷移和互聯,同時隨著高速互連通道的建設,極大提高未來各資源池可用性。
與北美云計算發展路徑相仿,目前國內云服務提供商可以分為:傳統運營商、互聯網絡服務商、傳統IT軟件提供商和各類第三方IDC和托管服務提供商,中國電信作為傳統IDC服務提供商并且擁有國際最大的IP網絡,因此網絡服務將成為天翼云最大的賣點,但是單純管道式的帶寬服務并不符合云服務的特征,將資源和靈活的連接服務融合將是天翼云要走的方向。
Chinaz:有數據顯示,當前對安全性、可靠性和服務質量等方面存在疑慮的用戶占50%以上,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云計算應用的進一步推廣和深化。那么,天翼云在服務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方面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以消除用戶這方面的顧慮?
廣小明:這是大家談論云服務首要要回答的問題,實際上引入云計算對于傳統安全沒有任何提升也沒有任何降低,包括網絡可達性、數據損壞和丟失、各類攻擊防護、漏洞掃描和防護、病毒防護、各類應用層防護等問題依然同樣存在,需要面對。對于企業客戶而言,如果有專門的安全運營團隊,并且在安防上投入獲得高的安全保證,但是平均而言這類安全保證并不是每一個企業可以承擔的,但是云服務引入可以將安全服務以客戶接受的成本擴散到更大的客戶群體。天翼云在資源池安全基礎設施方面提供計算和存儲高HA,保證用戶高可用性;舉例而言,天翼云面向對象存儲我們提供客戶數據持久性可以達到13個9,這可能是原來只有“土豪級別”的客戶可以享受到的服務;在安全防護方面,天翼云借助中國電信ChinaNet骨干網DDoS防護服務,實現對于4+2資源池外部攻擊防護,資源池內部我們對每客戶主機資源實現邏輯隔離,并且內部流量監控、攻擊監測和防護系統、漏洞掃描和WAF等進行有效部署。
Chinaz:2014年天翼云的產品演進路線和實施計劃是怎樣的?包括今年云資源的部署和上線情況?
廣小明:產品方面:將由粗入細,在單純資源產品的基礎上豐富連接服務,這是用戶有效使用云服務的一個基礎,我們將提供混合云靈活的跨域連接服務,對于資源池內托管主機之間提供組網服務;針對托管應用推出覆蓋全國的加速服務;面向不同應用場景的云桌面服務;
資源池投放方面:2014年中天翼云公有云將投入內蒙古資源池,屆時天翼云公有云和混合云資源規模總量將翻倍,同時后續資源投放方式將具備批量即時投產和上線;
提升技術方面:隨著2013年天翼云平臺技術結構調整,同時優化底層承載網絡,2014年在網絡性能、運營穩定性和故障處理方面將有一個較大提升,為了更好應對大規模公有云業務我們將繼續挑戰目前單域中可支持的節點規模指標,以達到一個最優化的節點配置方案。
“2014年將成為天翼云轉折一年,這一年我們面臨完善產品完善、放量資源和穩定提升技術三大任務。”廣小明如是說。
據了解,截止到目前,中國電信云計算產品體系已經步入成熟期,核心業務已實施云化策略。當前,天翼云產品已經囊括云主機、對象存儲和CDN產品三大基礎類別。業務縱深擴展到互聯網數據中心(IDC)、網絡帶寬等頗具行業特色的應用層面。
而在嶄新的2014年,中國電信業務云資源池預計可達到4萬臺虛機規模和13P存儲,業務承載平臺數量近1300個。天翼云整個產品體系具體分為云基礎資源、能力平臺、應用產品三類,以基礎設施、平臺、應用為主,與各類終端結合在一起,攜手相關產業鏈,為政府、企業、公眾提供云計算整體解決方案。
以上文章由中國電信天翼云整理提供,了解更多云主機相關信息請訪問//www.daliq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