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云服務首批通過可信云服務認證
2014-01-15
1月16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的指導下,云計算發展與政策論壇在北京公布了可信云服務認證首輪(第一批企業)評估結果。中國電信云主機、OOS云存儲兩項產品依靠強大的技術支撐和運營能力、高等級的SLA服務以及數據安全能力,成功通過可信云服務認證,標志著中國電信云服務已經達到業界領先水平,將進一步增長用戶使用中國電信云服務的信心。首批可信云服務認證證書將于2014年4月頒發。中國電信表示,將一如既往地持續推動云服務在中國的落地,為國家信息消費戰略發展貢獻力量。
云服務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是影響云計算客戶認知度的關鍵因素。為此,在工信部通信發展司的指導下,云計算發展與政策論壇啟動了我國首個云服務質量評估體系――可信云服務認證,為用戶選擇安全、可信的云服務商提供依據。該認證由云計算發展與政策論壇成立的可信云服務認證工作組組織開展,其主要成員包括工信部電信研究院、中國電信等三家運營商、主要互聯網企業和設備提供商。整個認證過程基于科學性的原則,充分借鑒日本、韓國和德國的先進經驗,并針對我國云服務市場的特征,結合用戶關心的核心問題開展相關認證。
中國電信全程參與了可信云服務認證的各項工作,包括:標準編寫、服務測評、專家評議等各個環節,同時為可信云服務認證工作組提供大量的云服務實施案例,積極助力可信云認證標準的落地。從2013年5月開始,在電信集團技術部的指導下,電信研究院、云公司先后參與了測評依據制定,云主機、云存儲產品服務測評,以及專家評議三個階段工作。云公司全程支撐各階段工作開展,向工信部整理提供了云主機、云存儲產品的服務協議、指標、產品白皮書、系統故障報告、關鍵業務運行日志等評估材料,并對產品的業務功能、服務計量、遷移性、私密性、網絡接入性、業務資源調配能力等認證測試進行了技術支撐。
本次認證非常嚴格,涉及16大指標評估,62個評估子項。要求服務協議(含SLA)達到《云計算服務協議參考框架》和《可信云服務認證評估方法》的標準要求;滿足用戶數據持久保存、數據隱私、控制數據遷移、數據審查、數據銷毀的數據安全要求;滿足用戶業務功能完備、業務可用性合理、故障恢復能力可靠、基本業務資源調配性能、網絡接入性能達標、服務計量可信的業務質量要求;滿足用戶服務變更、終止條款、服務賠償條款、用戶約束條款、服務商免責條款的權益保障要求。
經過嚴格的指標評測、材料審查和專家評議,最終確定中國電信作為云服務商資質合法、承諾完備且規范,參評云服務的真實能力與承諾相符,能夠滿足公眾需求。
本次論壇上,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表示,建立和完善市場可信體系是推動云服務發展的必要條件,這不僅是對中國云服務商發展情況的總結,同時也將規范國內云服務商的服務和運營行為,有利于樹立國內云服務在各項指標的標桿,加速推動第二梯隊云服務商的發展。可信云服務認證工作是依托民間組織開展,落實培育市場、規范市場政策的一次具有開拓性意義的實踐。下一步需要在此次評估情況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標準,根據市場發展不同階段,建立更完整更廣泛的云服務評測標準體系,保障云服務市場的有序競爭和高速發展,為政府等特殊行業采購云服務的標準體系提供借鑒。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院長曹淑敏認為,目前國內云計算發展正處于市場培育的關鍵時期,用戶對云服務的信任還沒建立充分。電信研究院的調查顯示,對安全性、可靠性、服務質量等方面存在疑慮的用戶占50%以上,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云計算應用的進一步推廣和深化。目前,市場上也的確存在一些服務不規范的現象。因此,當前進一步規范云服務市場,培育用戶對于云計算服務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次可信云認證為推動國內云服務行業的進一步規范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云計算發展與政策論壇秘書長何寶宏表示,信用體系建設正在被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要求發揮行業組織自律和市場機制作用,培育和規范信用服務市場,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推進信用體系建設的合力。可信云服務認證是云計算發展與政策論壇響應會議號召,推進云計算市場信用體系建設的一次有力實踐。
以上文章由中國電信天翼云整理提供,了解更多云主機相關信息請訪問//www.daliq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