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展,金融與數據深度融合成為金融行業持續發展的核心驅動因素,同時金融業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是“大勢所趨”,更是“必不可少”。
近年來,國務院、銀保監會和網信辦等部門陸續頒發了相關政策性文件,鼓勵和規范金融機構建設自主可控的信息技術架構和安全體系。尤其是在2022年1月下旬,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反復強調提高金融行業自主可控能力,守住金融數據安全紅線,也為金融行業信創建設指明了方向。
在政策支持及自主創新驅動下,2022年我國進一步擴大金融信創試點范圍,繼續開展三期試點工作,金融信創進入全面推廣階段。作為我國金融信創三期試點單位,湖南銀行以“數字賦能業務”為目標,持續加快金融信創布局,攜手天翼云打造一朵“兩地三中心”的金融信創云,提高了銀行業務的連續性、穩定性以及數據中心災難的應對能力,從而更好地推動金融業務健康發展。
國產自主研發 打造“兩地三中心”金融容災體系
從需求層面看,湖南銀行的目標是打造一個滿足國產自主研發、符合信創要求、符合云平臺生態兼容要求的信創云平臺。這就要求平臺在建設后需要兼容不同的國產 CPU 芯片架構,滿足多種類型的信創操作系統使用需求,同時還需要具備完善的金融數據防護能力。基于此,天翼云為湖南銀行量身定制了信創云解決方案,讓自主、安全的金融IT架構落地。
面對原有結構的復雜性,天翼云充分發揮4.0分布式云架構“一云多芯”的優勢,全面納管各類芯片、操作系統的異構環境,實現了新舊資源池的統一納管,滿足了管理和資源上的需求。
針對金融數據高可用問題,天翼云采用多AZ架構,提供云原生級別的高可用能力,能夠通過管理、計算、網絡實現高可用,并在信創軟硬件穩定性有待提升的基礎上,減少硬件故障對業務應用系統的影響,保障金融業務連續穩定運行。
在用戶最關注的金融安全層面,基于現有的同城(一中心、二中心)數據中心、異地備份中心,天翼云打造了“兩地三中心”的容災備份體系,關鍵業務同城雙中心配置和多級數據備份架構,在極端災害情況下可做到秒級切換,進一步保障湖南銀行用戶數據安全性和金融業務的連續性。
金融上云 助力湖南銀行“內外兼修”
通過天翼云自主可控的信創云平臺,湖南銀行完成了傳統IT架構到自主可控IT架構的轉型突破,滿足金融業務的創新需求,實現了架構升級和效益提升的“內外兼修”。
一方面,通過自主可控的分布式云架構建設,湖南銀行構建起統一的信息化基座體系及完善的應用服務治理體系,實現對核心系統及外圍系統的統一監控、全鏈路分析、智能告警和即時問題定位。銀行技術團隊可以將更多精力專注在銀行自有業務開發上,無需關注硬件平臺運維問題,進一步降低人力物力成本。
另一方面,通過構建一云多芯、多云納管的自主可控云平臺,湖南銀行將線上、線下金融服務互融互通,大大提升了產品和服務的觸達能力,為銀行的服務創新、運營轉型和網點變革打開新局面。以金融核實授權業務為例,在滿足金融服務合規要求的前提下,貸款用途核實、視頻見證、集中授權等業務場景實現了大范圍線上化運作,極大提升了辦事效率和客戶體驗。
作為落實國家發展創新戰略的重要一環,金融信創正逐漸走向深水區,成為推動金融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內容。在這一趨勢下,天翼云繼續堅持自主創新、安全可控的技術理念,加大力度推進數字金融產業創新實踐,為我國信創產業高質量發展筑牢數字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