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模型是利用實體及相互之間的關系,準確描述業務規則的實體關系圖。邏輯模型要保證業務所需數據結構的正確性及一致性,使用一系列標準的規則將各種對象的特征體現出來,并對各實體之間的關系進行準確定義。
同時,邏輯模型也為構建物理模型提供了有力的參考依據,并支持轉換為物理模型,是最終成功設計數據庫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階段。
本章節主要介紹以下內容:
- 邏輯模型設計注意事項
- 新建邏輯模型
- 新建邏輯實體并發布
- 邏輯模型轉換為物理模型
邏輯模型設計注意事項
- 不只針對當前業務現狀,還要考慮業務將來的發展計劃。
- 必須有熟知業務的人員參與建模,將實際業務所需內容充分反映在模型中。
- 必須要考慮設計的邏輯模型在向物理模型轉換時具有較高的效率。
- 物理特性放在物理建模階段考慮。
- 各個實體、屬性、關系等必須要與實際業務中的信息能夠對應。
新建邏輯模型
1.在DataArts Studio控制臺首頁,選擇實例,點擊“進入控制臺”,選擇對應工作空間的“數據架構”模塊,進入數據架構頁面。

2.在數據架構控制臺,單擊左側導航樹中的“關系建模”。
3.在“關系建模”頁面,如果當前未創建過關系模型,系統會彈出“新建分層治理模型”提示框。如果不是首次創建,單擊加號按鈕新建模型。


4.在彈出窗口中配置如下參數,然后單擊“確定”。

下表為參數描述
| 參數名稱 | 說明 |
|---|---|
| 模型名稱 | 只能包含中文、英文字母、數字和下劃線。 |
| 描述 | 邏輯模型的描述信息。 |
新建邏輯實體并發布
邏輯實體即邏輯表。當您完成邏輯模型的創建之后,您就可以在邏輯模型中新建邏輯實體。
1.在DataArts Studio數據架構控制臺,單擊左側導航欄的“關系建模”進入關系建模頁面。
2.在關系模型中選擇所需要的邏輯模型,單擊該模型進入管理頁面,然后單擊“新建”按鈕新建一個邏輯實體。
3.在“新建邏輯實體”頁面,根據頁面提示完成相關配置。
a.填寫基本配置參數:

下表為基本配置
| 參數名稱 | 說明 |
|---|---|
| 所屬主題 | 單擊“選擇主題”選擇所屬的主題信息。 |
| 邏輯實體編碼 | 支持自動生成和自定義兩種方式。 |
| 邏輯實體名稱 | 邏輯實體的名稱。只能包含中文、英文字母、數字、左右括號、中劃線和下劃線,且以中文或英文字母開頭。 |
| 表英文名稱 | 邏輯實體轉換為物理表的名稱。只能包含英文字母、數字、下劃線、$、{、},且不能以數字開頭。 |
| 父邏輯實體 | 設置一個父邏輯實體。本模塊的父邏輯實體、子邏輯實體表示一個繼承的概念,公共使用的邏輯實體及屬性在邏輯上可以提煉為一個邏輯實體的就是父邏輯實體, 子邏輯實體是在父邏輯實體的基礎上增加了特有屬性,父邏輯實體屬性的修改會影響所有繼承它的子邏輯實體。 |
| 標簽 | 標簽是用戶自定義的標識,它可以幫助用戶對數據資產進行分類和搜索。添加標簽后,您就可以在DataArts Studio數據目錄模塊中通過標簽搜索相關的數據資產。 單擊 按鈕可以為表添加標簽,在彈出框中可以選擇一個或多個已有的標簽,或者輸入一個新的標簽名稱后按回車鍵。您也可以前往DataArts Studio數據目錄模塊的“標簽管理”頁面添加新的標簽,詳情請參見標簽管理,然后再返回此頁面,就可以在標簽的下拉列表中選擇新添加的標簽。 |
| 資產責任人 | 在下拉列表中選擇用戶,可以手動輸入名字或直接選擇已有的責任人。 |
| 描述 | 描述信息。支持的長度1~200字符。 |
b.在“邏輯實體屬性”頁面添加所需要的邏輯實體屬性,邏輯實體屬性參數說明參考下表。

| 參數名稱 | 說明 |
|---|---|
| *名稱 | 只能包含中文、英文字母、數字、左右括號、中劃線和下劃線,且以中文或英文字母開頭。 |
| *英文名稱 | 只能包含英文字母、數字、下劃線,且以英文字母開頭。 |
| *編碼 | 邏輯屬性的編碼,當邏輯實體為自定義編碼時,邏輯屬性可以自定義編碼,也可以自動編碼。 |
| 數據類型 | 設置屬性的數據類型。如果在下拉列表中未找到所需要的數據類型,您可以參考管理配置中心章節中的“字段類型管理”添加數據類型。 |
| 數據標準 | 如果您已創建數據標準,單擊 按鈕可以選擇一個數據標準與邏輯實體屬性相關聯。在“配置中心>功能配置”頁面中的“模型設計業務流程步驟>創建質量作業”勾選的情況下,將邏輯實體屬性關聯數據標準后,邏輯實體發布上線后,就會自動生成一個質量作業,每個關聯了數據標準的邏輯實體會生成一個質量規則,基于數據標準對屬性進行質量監控,您可以前往DataArts Studio數據質量模塊的“質量作業”頁面進行查看。 如果您還未創建數據標準,請參見新建數據標準進行創建。 |
| 主鍵 | 選中時為主鍵。 |
| 分區 | 選中時為分區字段。 |
| 不為空 | 是否限制該字段不為空。 |
| 標簽 | 單擊 按鈕可以為邏輯實體屬性添加標簽。在彈出框中可以選擇一個或多個已有的標簽。如果尚未添加標簽,您也可以前往DataArts Studio數據目錄模塊的“標簽管理”頁面添加新的標簽。 在彈出框中,您也可以輸入一個新的標簽名稱然后按回車鍵。標簽名稱只能包含中文、英文字母、數字和下劃線,且不能以下劃線開頭。 |
| 描述 | 描述信息。 |
c.在“關系”頁面,單擊“新建”新建關系。
關系用于兩個父、子實體(有時也稱為主、從實體)之間的主外鍵關聯關系,即描述實體與實體是以何種形態關聯在一起,或者描述一個實體本身的行為會對另外一個實體產生何種影響。數據模型內實體之間的關系尤為重要,必須要對其準確定義。否則,無法在數據模型中準確描述實際的業務規則,而且很大程度上破壞數據的一致性。
例如,對于根據3NF范式設計的“成績表”和“學生表”,成績表中的“學號”屬性為學生表的主鍵。則其關系為:
- 子邏輯實體:成績表
- 子邏輯實體屬性FK:學號
- 子對父:

- 父邏輯實體:學生表
- 父邏輯實體屬性PK:學號
- 父對子:


下表為新建關系參數說明
| 參數名稱 | 說明 |
|---|---|
| 名稱 | 通過名稱來描述該關系。 |
| 子邏輯實體 | 單擊該屬性在下拉列表中選擇子邏輯實體。單擊 可設置當前邏輯實體為子邏輯實體。 例如,對于根據3NF范式設計的“成績表”和“學生表”,成績表中的“學號”屬性為學生表的主鍵。則子邏輯實體應為“成績表”,對應父邏輯實體應為“學生表”。 |
| 子邏輯實體屬性FK | 選擇子邏輯實體屬性,FK表示外鍵Foreign Key。該子邏輯實體的屬性應為父邏輯實體的外鍵。 例如,對于根據3NF范式設計的“成績表”和“學生表”,成績表中的“學號”屬性為學生表的主鍵。則此子邏輯實體屬性FK應為“成績表”的“學號”。 |
| 子對父 | :表示每條子邏輯實體數據在父邏輯實體中有且只有一條數據與之對應。 :表示每條子邏輯實體數據在父邏輯實體中最多有一條數據與之對應。 :表示每條子邏輯實體數據在父邏輯實體中可能有多條數據與之對應。 :表示每條子邏輯實體數據在父邏輯實體中至少有一條數據與之對應。 |
| 父對子 | :表示每條父邏輯實體數據在子邏輯實體中有且只有一條數據與之對應。 :表示每條父邏輯實體數據在子邏輯實體中最多有一條數據與之對應。 :表示每條父邏輯實體數據在子邏輯實體中可能有多條數據與之對應。 :表示每條父邏輯實體數據在子邏輯實體中至少有一條數據與之對應。 |
| 父邏輯實體 | 選擇與所選子邏輯實體有邏輯關系的邏輯實體。 例如,對于根據3NF范式設計的“成績表”和“學生表”,成績表中的“學號”屬性為學生表的主鍵。則父邏輯實體應為“學生表”,對應子邏輯實體應為“成績表”。 |
| 父邏輯實體屬性PK | 選擇父邏輯實體的屬性,PK表示主鍵Primary Key。該父邏輯實體的屬性應為父邏輯實體的主鍵。 例如,對于根據3NF范式設計的“成績表”和“學生表”,成績表中的“學號”屬性為學生表的主鍵。則此父邏輯實體屬性PK應為“學生表”的“學號”。 |
| 角色名稱 | 可以自定義一個角色名稱,用于標識該關系。 |
| 操作 | 單擊 可刪除一條關系。單擊 可編輯關系。 |
d.在“映射”頁面,單擊“新建”新建映射,創建完成后單擊“保存”。映射指的是給兩個邏輯實體(源邏輯實體和目的邏輯實體)建立起屬性的對應關系。

- 映射名稱 :新建映射時會自動生成,用戶可以手動修改。
- 源邏輯實體 :如果數據來源于一個模型中的多個邏輯實體,可以單擊邏輯實體后的按鈕
為該邏輯實體和其他邏輯實體之間設置JOIN。

下表為JOIN條件參數說明
| 參數名 | 參數說明 |
|---|---|
| JOIN邏輯實體 | 下拉選擇需要和源邏輯實體建立JOIN關系的邏輯實體。 |
| JOIN方式 | 從左到右依次表示left JOIN、right JOIN、inner JOIN、outer JOIN。 |
| JOIN屬性 | JOIN屬性一般選擇源邏輯實體和JOIN邏輯實體中含義相同的屬性,單擊 或 按鈕增加或刪除JOIN屬性。JOIN屬性之間是and的關系。 |
- 邏輯屬性映射: 為來源于當前映射的屬性,依次選擇一個含義相同的源屬性。
4.單擊“發布”,選擇審核人,再單擊“確認提交”提交審核。
等待審核人員審核,審核通過后,返回模型頁面,在列表中可以查看建好的邏輯實體。
說明系統默認在“配置中心>功能配置>模型設計業務流程步驟”中勾選了“同步業務資產”:
對于新建的邏輯模型,單擊“發布”可直接將邏輯模型同步到數據目錄模塊中的業務資產中。
對于歷史發布的邏輯模型,單擊列表上方的“更多>同步”可將邏輯模型同步到數據目錄模塊的業務資產中。
邏輯模型轉換為物理模型
完成邏輯模型的創建后,您可以將邏輯模型轉換為物理模型,支持轉換為新的物理模型或已有的物理模型。
1.在DataArts Studio控制臺首頁,選擇實例,點擊“進入控制臺”,選擇對應工作空間的“數據架構”模塊,進入數據架構頁面。

2.在數據架構控制臺,單擊左側導航樹中的“關系建模”。
3.在總覽圖中找到所需要的邏輯模型,將光標移動到該卡片上,單擊該模型的轉換按鈕。

4.在“轉換為物理模型”對話框中,配置如下參數,然后單擊“確定”。

下表為參數描述
| 參數名稱 | 說明 |
|---|---|
| *模型名稱 | 邏輯模型所需轉換的物理模型的名稱。您可以輸入一個新的模型名稱,系統會創建該新模型,也可以在下拉列表中選擇一個已有的模型。 模型名稱只能包含中文、英文字母、數字和下劃線。 |
| *數據連接類型 | 在下拉列表中選擇數據連接類型。如果沒有所需要的數據類型,您可以參考管理配置中心章節中的“字段類型管理”添加數據類型。 |
| 數據連接 | 選擇所需要的數據連接。同一個關系模型一般建議使用統一的數據連接。 如果您還未創建與數據源之間的數據連接,請前往DataArts Studio管理中心控制臺進行創建。 |
| 數據庫 | 選擇數據庫。如果您還未創建數據庫,可以前往DataArts Studio數據開發控制臺進行創建。 |
| 選擇表 | 全部:將所有的邏輯實體轉換為物理表。 部分:將選擇的部分邏輯實體轉換為物理表。 |
| 隊列 | DLI隊列。該參數僅DLI連接類型有效。 |
| Schema | DWS和POSTGRESQL的模式。該參數僅支持DWS和POSTGRESQL連接類型。 |
| 描述 | 描述信息。支持的長度為0~600個字符。 |
5.轉換為物理模型后,您可以為該物理模型設置分層,您可以選擇SDI層或DWI層。如下圖,在物理模型中找到轉換后的物理模型,將光標移動到該卡片上,單擊該模型的編輯按鈕,進入“編輯物理模型”彈窗。

進入“編輯物理模型”彈窗后,選擇“數倉分層”,下拉選擇SDI或DWI分層。
- SDI :Source Data Integration,又稱貼源數據層。SDI是源系統數據的簡單落地。
- DWI :Data Warehouse Integration,又稱數據整合層。DWI整合多個源系統數據,對源系統進來的數據進行整合、清洗,并基于三范式進行關系建模。

按鈕可以為表添加標簽,在彈出框中可以選擇一個或多個已有的標簽,或者輸入一個新的標簽名稱后按回車鍵。您也可以前往DataArts Studio數據目錄模塊的“標簽管理”頁面添加新的標簽,詳情請參見
按鈕可以為邏輯實體屬性添加標簽。
可設置當前邏輯實體為子邏輯實體。 例如,對于根據3NF范式設計的“成績表”和“學生表”,成績表中的“學號”屬性為學生表的主鍵。則子邏輯實體應為“成績表”,對應父邏輯實體應為“學生表”。
:表示每條子邏輯實體數據在父邏輯實體中有且只有一條數據與之對應。
:表示每條子邏輯實體數據在父邏輯實體中最多有一條數據與之對應。
:表示每條子邏輯實體數據在父邏輯實體中可能有多條數據與之對應。
:表示每條子邏輯實體數據在父邏輯實體中至少有一條數據與之對應。
:表示每條父邏輯實體數據在子邏輯實體中有且只有一條數據與之對應。
:表示每條父邏輯實體數據在子邏輯實體中最多有一條數據與之對應。
:表示每條父邏輯實體數據在子邏輯實體中可能有多條數據與之對應。
:表示每條父邏輯實體數據在子邏輯實體中至少有一條數據與之對應。
可刪除一條關系。單擊
可編輯關系。
或
按鈕增加或刪除JOIN屬性。JOIN屬性之間是and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