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瀏覽展示了各資源的指標數據,您可實時監控指標值及趨勢,還可將關注的指標添加到儀表盤,對其創建告警規則和導出監控報告等操作,以便實時查看業務及做數據關聯分析。
監控指標
步驟 1 在AOM左側導航欄中選擇“監控 > 指標瀏覽”。
步驟 2 選擇一個或多個(最多可選12個)關注的指標。
步驟 3 參考下表設置指標參數信息,查看頁面右側的指標圖表,多角度對指標數據進行分析。
指標參數說明
| 參數 | 說明 |
|---|---|
| 時間范圍 | 需要監控的指標數據的時間范圍。 |
| 統計周期 | 指標數據按照所設置的統計周期進行聚合。 |
| 統計方式 | 指標數據按照所設置的統計方式進行聚合。 說明 樣本個數為指標數據點的計數。 |
更多設置
您還可以執行下表中的操作。
相關操作
操作 說明 添加指標圖表到儀表盤 單擊“添加到儀表盤”,可將該指標圖表添加到儀表盤中。 為指標添加閾值規則 單擊“添加到閾值規則”,設置閾值規則參數,單擊“添加”。 導出監控報告 單擊“導出報告”,可將該指標圖表以CSV格式導出,以便進行本地存儲及進一步分析。 null:默認設置,斷點處使用空值表示。 當指標圖表出現斷點時,AOM默認使用null(即空值)表示斷點。當您需要使用指標圖表做匯報或展示時,出現斷點的指標圖表不太美觀,您可通過插值為0的方式,對缺失的指標數據進行斷點插值,進而規避掉斷點。
插值方式您可以選擇null、0。
null:默認設置,斷點處使用空值表示。
0 :斷點處使用0表示。
說明指標圖表可能會出現多處斷點,當出現多處斷點時,以從左往右的順序對斷點分別進行插值,下面以首個斷點為例介紹平均值的計算方法,其他斷點平均值計算方法和首個斷點類似。
如果首個斷點為指標圖表上的第一個點,則斷點處值為從其后一個點開始往右數起的第一個有效數據。
例如,指標圖表上有a、b、c、d、e五個點,其中a=null、b=null、c=null、d=null、e=5,則首個斷點a處的值為5。
如果首個斷點為指標圖表中間的某一個點,則分為以下兩種場景:
場景一:如果其前一個點為有效數據,其后一個點也為有效數據,則斷點處值為其前一個點和后一個點的平均值。
例如,指標圖表上有a、b、c、d、e五個點,其中a=1、b=null、c=3、d=null、e=5,則首個斷點b處的值為(a+c)/2=(1+3)/2=2。
場景二:如果其前一個點為有效數據,其后一個點為空值,則斷點處值為其前一個點和從其后一個點開始往右數起的第一個有效數據的平均值。
例如,指標圖表上有a、b、c、d、e五個點,其中a=1、b=null、c=null、d=null、e=5,則第一個斷點b處的值為(a+e)/2=(1+5)/2=3,因為是以從左往右順序分別進行插值,所以第二個斷點c處的值為(b+e)/2=(3+5)/2=4,第三個斷點d處的值為(c+e)/2=(4+5)/2=4.5。如果首個斷點為指標圖表上的最后一個點,則斷點處值為其前一個點的值。
例如,指標圖表上有a、b、c、d、e五個點,其中a=1、b=2、c=3、d=4、e=null,則首個斷點e處的值為4。
如果指標圖表上所有點均為斷點,則使用average插值方式插值后,所有斷點處的值還是null。
例如,指標圖表上有a、b、c、d、e五個點,其中a=null、b=null、c=null、d=null、e=null,則所有斷點處的值均為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