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詳情
可以對監控項對應的部分采集器自定義采集參數,實現自定義采集配置。
說明“監控項”頁簽,僅展示接入應用涉及的監控項。接入應用不涉及的監控項,不做展示。
監控項配置
步驟 1 登錄管理控制臺。
步驟 2 單擊左側
,選擇“應用性能管理 APM”,進入APM服務頁面。
步驟 3 在左側導航欄選擇“應用監控 > 指標”。
步驟 4 在界面左側樹單擊對應環境后的
,進入實例監控頁面。
步驟 5單擊“監控項”,切換至“監控項”頁簽。
步驟 6 單擊需要配置的監控項所在行操作列的“編輯”。
圖 外部調用數據


步驟 7 在右側彈出的“編輯【xxx】監控配置”頁面對監控項進行配置。具體配置方法,詳見“配置xxx監控項”章節。
圖 編輯【Redis】監控配置


步驟 8 配置完成后,單擊“確認”。
監控項啟停
步驟 1 登錄管理控制臺。
步驟 2 單擊左側
,選擇“應用性能管理 APM”,進入APM服務頁面。
步驟 3 在左側導航欄中選擇“應用監控 > 指標”。
步驟 4 在界面左側樹單擊對應環境后的
,進入實例監控頁面。
步驟 5 單擊“監控項”,切換至“監控項”頁簽。
圖 監控項啟停


步驟 6 單擊需要停用的監控項所在行的監控項啟停開關,完成對監控項的啟停。
配置Mysql監控項
在“編輯【Mysql數據庫】監控配置”頁面配置以下參數:
- 采集間隔:默認60s,此處不支持修改。
- 是否采集原始sql:默認配置為否,只采集不帶參數的sql,如select name from user where id=?當配置為是時,調用鏈中會采集包含實際參數的sql,如select name from user where id=1。
- 匯聚分表表名:在分表場景下需要使用該配置,將分表匯聚成一個表,如有兩個分表UserTable_1、UserTable_2,在默認情況sql監控會顯示兩條sql為select name from UserTable_1、select name from UserTable_2,配置匯聚分表表名UserTable后,以UserTable開頭的表會匯聚成相同的表,sql監控只會顯示一條sql為select name from UserTable。
圖 配置Mysql監控項


配置HttpClient監控項
在“編輯【HttpClient監控】監控配置”頁面配置url規整配置參數:
- 采集間隔:默認60s,此處不支持修改。
- url規整配置是將url包含的參數按照配置進行匯聚,如://localhost/rest/v1/test/123、//localhost/rest/v1/test/234可以匯聚成//localhost/rest/v1/test/{id}
圖 配置HttpClient監控項


規整方法
規整方式有四種:startwith、endwith、include、regex
- startwith:以匹配表達式開頭的url,會統計成規整后的url,如圖中以//127.0.0.1/v1開頭的url,會匯聚成/v1/test/{id}。
- endwith:以匹配表達式結尾的url,會統計成規整后的url,如圖中以/test結尾的url,會匯聚成/{id}/test。
- include:包含匹配表達式的url,會統計成規整后的url,如圖中包含test的url,會匯聚成/test/{id}。
- regex:符合通配符表達式的url,會統計成規整后的url,通配符規則請參考表6-1。
表 通配符說明
| 通配符 | 說明 |
|---|---|
| ? | 匹配任意一個字符 |
| * | 匹配零個、一個、多個字符 |
| ** | 匹配零個、一個、多個目錄 |
使用示例
下面給出具體的使用示例:
| URL路徑 | 說明 |
|---|---|
| /app/p?ttern | 匹配/app/pattern和 /app/pAttern等文件,但不包括 /app/pttern |
| /app/*.x | 匹配app目錄下所有.x結尾的文件 |
| /**/example | 匹配/app/example,/app/foo/example 和 /example |
| /app/**/dir/file.* | 匹配/app/dir/file.jsp,/app/foo/dir/file.htm,/app/foo/bar/dir/file.pdf 和 /app/dir/file.c |
| /**/*.jsp | 匹配所有.jsp結尾的文件 |
配置url監控項
在“編輯【URL監控】監控配置”頁面根據以下示例配置。
注意由于Header、Url參數、Cookie等處可能存在敏感數據,配置后系統將自動攔截,請注意隱私保護。
| 參數名稱 | 說明 | 樣例 |
|---|---|---|
| 采集間隔 | 默認60s,此處不支持修改。 | 60s |
| 攔截header指定key值 | 根據該配置采集header中的值,在調用鏈的參數中展示。 | Host |
| 攔截url參數指定key值 | 根據該配置采集url中的值,在調用鏈的參數中展示。如//127.0.0.1/test?param=123,配置成param后,調用鏈的參數中會展示對應的值123。 | param |
| 攔截cookie指定key值 | 根據該配置采集cookie中的值,在調用鏈的參數中展示。 | testKey |
| url采集配置 | 該配置可以將url包含的參數按照配置進行匯聚,如/rest/v1/test/123、/rest/v1/test/234可以匯聚成/rest/v1/test/{id}。配置方式與httpclient的url規整配置相同。 | 圖6-29 |
| 采集黑名單配置 | 根據配置屏蔽符合條件的url數據采集。配置方式與httpclient的url規整配置相同。 | 圖6-29 |
| 業務code采集長度限制 | 配置解析responseBody的長度限制,防止影響性能。大于該長度的body不解析,默認業務狀態碼是正確的。 | - |
| 解析業務code的key | 配置業務狀態碼的字段名稱。如果接口返回內容為{"errorCode":500,"errorMsg":"error msg"} 則該字段配置為errorCode。 | errorCode |
| 業務code的正確值 | 配置業務狀態碼的正確值。所有非正確的值都會將調用鏈設置為錯誤。 | - |
| 慢請求閾值定義 | 全局請求響應時間閾值,默認值為800,超過800ms以上的請求定義為慢請求,調用鏈的采樣會提高慢請求的采樣率。 | - |
| url配置 | 單獨定義url的響應時間閾值,該url超過指定閾值后,該url調用鏈數據的采樣率會提高。如果未配置該參數,默認以慢請求閾值定義的配置為準。 | 圖6-29 |
| 錯誤狀態碼定義 | 可選值:狀態碼400以上統計為錯誤、為狀態碼500以上統計為錯誤。默認值為狀態碼500以上統計為錯誤。 | - |
圖 配置樣例


配置JavaMethod監控項
在“編輯【Java方法】監控配置”頁面配置攔截方法配置參數。
- 采集間隔:默認60s,此處不支持修改。
- 攔截方法配置:是通過該配置可以采集對應的業務方法,在JavaMethod指標頁面和調用鏈中會展示對應的方法數據。
- 攔截類名:配置需要采集的全限定類名(包名+類名)。
- 攔截方法名:配置需要采集的方法名,同一個類的多個方法以逗號分隔,如testMethod1,testMethod2。
圖 配置JavaMethod監控項


配置Druid連接池監控項
在“編輯【Druid連接池監控】監控配置”頁面配置以下參數:
- 采集間隔:默認60s,此處不支持修改。
- 獲取連接調用鏈上報時閾值(ms):getConnection方法調用鏈上報閾值,不超過該閾值不上報。默認配置為1,勾選“使用默認值”,會優先使用繼承的標簽的值。
- getConnection時是否獲取池內信息:getConnection時是否獲取池內信息。默認配置為否,勾選“使用默認值”,會優先使用繼承的標簽的值。
圖 Druid連接池監控


配置ApacheHttpAsyncClient監控項
在“編輯【ApacheHttpAsyncClient采集器】監控配置”頁面配置以下參數:
采集間隔:默認60s,此處不支持修改。
配置Redis監控項
在“編輯【Redis監控】監控配置”頁面配置以下參數:
- 采集間隔:默認60s,此處不支持修改。
- 參數解析:默認配置為否,勾選“使用默認值”,會優先使用繼承的標簽的值。
- 參數長度:默認配置為1000,勾選“使用默認值”,會優先使用繼承的標簽的值。
- 端口區分:默認配置為否,勾選“使用默認值”,會優先使用繼承的標簽的值。
圖 Redis監控配置


配置Jedis監控項
在“編輯【Jedis監控】監控配置”頁面配置以下參數:
采集間隔:默認60s,此處不支持修改。
配置HBase監控項
在“編輯【HBase監控】監控配置”頁面配置以下參數:
采集間隔:默認60s,此處不支持修改。
配置ApacheHttpClient監控項
在“編輯【ApacheHttpClient】監控配置”頁面配置以下參數:
采集間隔:默認60s,此處不支持修改。
配置Tomcat監控項
在“編輯【Tomcat監控】監控配置”頁面配置以下參數:
采集間隔:默認60s,此處不支持修改。
配置EsRestClient監控項
在“編輯【EsRestClient監控】監控配置”頁面配置以下參數:
采集間隔:默認60s,此處不支持修改。
配置Websocket監控項
在“編輯【Websocket監控】監控配置”頁面配置以下參數:
采集間隔:默認60s,此處不支持修改。
配置KafkaProducer監控項
在“編輯【KafkaProducer監控】監控配置”頁面配置以下參數:
采集間隔:默認60s,此處不支持修改。
配置Hikari連接池監控項
在“編輯【Hikari連接池監控】監控配置”頁面配置以下參數:
- 采集間隔:默認60s,此處不支持修改。
- 獲取連接調用鏈上報時閾值(ms):默認配置為1,勾選“使用默認值”,會優先使用繼承的標簽的值。
- getConnection時是否獲取池內信息:默認配置為否,勾選“使用默認值”,會優先使用繼承的標簽的值。
圖 Hikari連接池監控項


配置異常日志監控項
在“編輯【異常日志監控】監控配置”頁面配置以下參數:
- 采集間隔:默認60s,此處不支持修改。
- 異常日志是否認為調用鏈異常:默認配置為否,勾選“使用默認值”,會優先使用繼承的標簽的值
- 是否在日志中打印traceld:默認配置為否,勾選“使用默認值”,會優先使用繼承的標簽的值。
圖 異常日志監控項


配置線程監控項
在“編輯【線程】監控配置”頁面配置以下參數:
- 采集間隔:默認60s,此處不支持修改。
- 線程詳情最大行數:默認值為10,可配置最大行數為50。勾選“使用默認值”,會優先使用繼承的標簽的值。
圖 線程監控項


配置GC監控項
在“編輯【GC監控】監控配置”頁面配置以下參數:
采集間隔:默認60s,此處不支持修改。
配置JVM信息監控項
在“編輯【JVM信息】監控配置”頁面配置以下參數:
采集間隔:默認60s,此處不支持修改。
配置JVM監控監控項
在“編輯【JVM監控】監控配置”頁面配置以下參數:
采集間隔:默認60s,此處不支持修改。
調用鏈堆棧采集閾值:請求時延超過閾值時自動打印堆棧,默認值為1,輸入值不能超過10000。
圖 JVM監控項


配置探針監控項
在“編輯【探針監控】監控配置”頁面配置以下參數:
采集間隔:默認60s,此處不支持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