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服務提供可視化、自動化部署服務。提供豐富的部署步驟,有助于用戶制定標準的部署流程,降低部署成本,提升發布效率。
為了可以更快的、更穩定的持續地交付軟件,開發團隊需要一部分自助化部署服務的能力,以減輕部分后續維護工作。
本章節介紹開發人員Chris如何將發布件部署至云容器引擎。若您需要了解如何署至ECS,請參照步驟六:部署應用(ECS篇)操作。
預置應用簡介
樣例項目中預置了如下表所示的3個應用,本章節以應用“phoenix-cd-cce”為例進行講解。
預置應用
| 預置應用 | 應用說明 |
|---|---|
| phoenix-sample-standalone | 部署至ECS流程對應的應用。 |
| phoenix-cd-cce | 部署至CCE流程對應的應用。 |
| phoenix-sample-test | 部署至測試環境對應的應用。 |
購買并配置云容器引擎
本文檔中使用的是云容器引擎CCE。
步驟 1 登錄云容器引擎服務器,購買CCE集群。
其中集群及節點的必要配置建議參照下表,表中未涉及的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
CCE集群購買配置
配置分類 配置項 配置建議 基礎配置 計費模式 選擇“按需計費”。 集群版本 根據需要選擇,建議選擇最新版本。 網絡配置 網絡模型 選擇“容器隧道網絡”。 虛擬私有云 選擇已有的虛擬私有云,若列表中沒有合適的選項,單擊“創建虛擬私有云”完成創建。 控制節點子網 選擇已有的子網,若列表中合適的選項,單擊“創建子網”完成創建。 容器網段 勾選“自動設置網段”。 ?
節點配置
配置分類 配置項 配置建議 計算配置 計費模式 選擇“按需計費”。 節點類型 選擇“彈性云服務器-虛擬機”。 節點規格 選擇“通用型”、2核8G及以上規格即可。 容器引擎 選擇“Docker”。 操作系統 選擇公共鏡像中的Euler鏡像。 節點名稱 輸入自定義名稱 。 登錄方式 選擇“密碼”。 密碼 輸入自定義密碼 。 網絡配置 節點IP 選擇“隨機分配”。 彈性公網IP 選擇“自動創建”。
配置并執行應用
將在步驟五:構建應用中生成的“.yaml”文件逐一部署在CCE集群中。
步驟 1 配置應用。
- 進入“鳳凰商城”項目,單擊導航“持續交付 > 部署”,頁面中顯示中顯示樣例項目內置的應用。
- 找到應用“phoenix-cd-cce”。單擊圖標
,在下拉列表中單擊“編輯”,進入編輯頁面。 - “部署步驟”頁簽,在每個步驟中完成以下配置。
配置部署步驟
| 配置項 | 配置建議 |
|---|---|
| 集群名稱 | 選擇在購買并配置云容器引擎中設置的集群名稱。 |
| 命名空間名稱 | 本文中選擇“default”。 |
4.選擇“參數設置”頁簽,配置以下參數。
參數設置
| 參數名稱 | 參數值 |
|---|---|
| ci_task_name | 輸入在步驟五:構建應用中執行的任務名稱。 |
| version | 輸入與步驟五:構建應用中執行的任務相同的version值。 |
5.單擊“保存”,完成應用的編輯。
步驟 2進入云容器引擎服務。找到目標集群,單擊
,選擇“無狀態負載”頁簽,確認列表中無記錄。
若列表中有記錄,則勾選全部記錄,單擊“批量刪除”,并勾選全部資源釋放選項,單擊“是”,將列表記錄清空。
步驟 3 返回應用列表頁面,單擊應用“phoenix-cd-cce”所在行的
,在彈框中單擊“確定”,啟動部署。
當頁面中顯示
時,表示部署成功。若部署失敗,請根據失敗步驟信息與日志中的報錯信息排查。
步驟 3 驗證部署結果。
- 進入云容器引擎服務。
- 找到目標集群,單擊

,選擇“無狀態負載”頁簽。
頁面中顯示5條記錄,狀態均為“運行中”。
- 單擊“vote”進入詳情頁,在“訪問方式”頁簽中單擊“更多 > 更新”。
參照下表配置參數,單擊“確定”。
更新服務
| 參數名稱 | 參數值 |
|---|---|
| 訪問類型 | 選擇“節點訪問”。 |
| 服務親和 | 選擇“集群級別”。 |
| 服務端口 | 輸入“5000”。 |
| 容器端口 | 輸入“80”。 |
| 節點端口 | 根據實際需要配置端口號,本文中選擇“自動生成”。 |
更新服務


- 更新成功,返回列表中,記錄“端口/協議”列中文字下方有虛線的端口號。
工作負載訪問方式


5.打開新的瀏覽器頁面,在地址欄中輸入“//ip:端口號”。
其中,ip為購買并配置云容器引擎時,為節點綁定的彈性IP;端口號為在步驟4.4中記錄的端口號。
頁面顯示成功,在導航欄中可看到菜單項“門店網絡”。
6.返回“無狀態負載”頁面,參照步驟4.3更新“result”(其中,服務端口為“5001”)。
創建成功后,在新的瀏覽器頁面中輸入節點ip及服務端口號,頁面顯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