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ent啟動、停止、重啟的操作命令是什么?
Linux系統環境下,需進入/titan/agent目錄,操作命令如下:
- Agent停止命令:./titanagent -s
- Agent啟動命令:./titanagent –d
- Agent卸載命令:bash install_agent.sh disclean_agent.sh
Windows系統環境下,打開服務管理器,找到Titan Agent Service for Windows服務,右擊該服務,即可對Agent進行啟動、停止和重新啟動操作,如下圖:

非bash環境下,入侵功能是否可以使用?
入侵功能中僅可疑操作功能和bash里的操作相關,故非bash環境入侵僅可疑操作功能可能受影響。
后門檢測中隔離與刪除的區別?
隔離與刪除的區別如下:
- 隔離把文件備份到了Agent安裝目錄下的隔離目錄中并進行了加密(AES對稱加密算法),防止其再次運行,之后對原路徑下的后門進行刪除,因此隔離后的文件是可以通過Agent下發還原指令進行恢復的。
- 刪除則直接將原文件刪除,并無備份,故刪除操作是不可逆的,具備一定風險。
風險掃描耗時很久,此時點擊其他界面是否會中斷掃描任務?
掃描任務為服務端后臺運行,所以點擊掃描后不會被中斷,客戶此時點擊其他界面也不會影響掃描任務,還會在后臺繼續運行掃描。
審計功能正常,為何前臺界面不顯示?
檢查Agent所在的服務器時間與標準時間是否一致。
怎么保證檢測的漏洞的準確性?
漏洞的檢測方式為版本比對和POC驗證兩種方式。
- 版本比對:通過獲取應用的安裝包版本和進程版本,將其與應用的漏洞版本進行比對。
- POC驗證:對漏洞逐個進行分析,根據漏洞原理編寫對應的漏洞驗證腳本,逐個漏洞進行檢測。
是否可以對內網主機進行監測防護?
安裝服務器安全衛士Agent需要能通過公網連通服務器安全衛士服務端,如果是內網環境的話,可以選擇一臺CentOS 7的主機做代理機進行安裝,代理機需要能同時連通服務端和內網主機。
Agent與Server之間的通信使用哪些端口?
需放開80/8001/8002/8443/6677/7788端口。
Agent如何增強自身安全性?
- Agent自身安全性,采用加殼技術反調試、抗逆向,共享庫防篡改,采用簽名進行升級保護。
- Agent多錨點入侵檢測,及時發現和處理黑客攻擊,一般不會被黑客獲取到kill掉Agent的權限。
- 服務端對于Agent離線、卸載、頻繁掉線有監控和告警。
- Agent與服務端通信加密、數據加密,黑客即使拿下Agent也不會獲取主機數據。
服務端是否有登錄失敗處理功能?
服務端具有登錄失敗處理功能,默認登錄失敗5次,則會封停15分鐘。
服務器端產生的日志存儲機制?
- 服務端java應用產生日志默認會保留180天
- 日志路徑:/data/titan-logs/java/
- 日志限制:
- 每個服務每類日志(request.log/info.log/warn.log/error.log/lib.log)每個日志文件最大為100MB,超過100MB會滾動下一個日志文件記錄。
- 單類日志總的日志大小限制為10GB,超過限制的會刪除最早產生的日志。
- 服務端每類日志理論上占用10GB,一個服務理論最大占用50GB,總共大約占用為200G。
服務器安全衛士的告警郵件會不會很多?
產品的告警一定是精確、有效的,不會像其他產品產生大量的警報,可通過設置發送頻率來控制郵件告警數量。
服務器安全衛士服務器端獲取Agent上報數據,采用Agent時間戳還是服務器端時間戳?
資產清點和風險發現功能模塊時間戳皆以服務器側為主,入侵檢測和安全日志的時間戳均以Agent側為主。
無論是服務器端還是Agent,建議使用東八區時間,即CST時間。
Agent安裝之后會產生的目錄?
安裝Agent之后會產生三個主目錄:
- Agent主程序目錄/titan/agent/
- Agent配置文件目錄/etc/titanagent/
- Agent日志文件目錄/var/log/titanagent/。
Agent分時執行job的機制是怎么做的?
Agent層都部署在內網中,每個Agent服務都監聽來自服務器層的命令請求,然后通過Agent內部的lua腳本進行不同服務的啟動,最多啟動三個線程,以開啟不同的功能。
補丁太多修復不完,修復時的優先級有什么建議?
在補丁管理的界面會有相關的篩選項,可以把一些高危選項給勾選出來,比如是否存在exp ,是否可以被遠程利用等,這樣就會從原來上千個待修復的漏洞里面篩選到只有幾十個,此時再根據高中低危的順序,對于必要修復的漏洞進行修復,同時我們也會給出來修復相關漏洞,打補丁可能會影響到的業務進程,是否會機器重啟 ,這些我們都會給出一個建議讓用戶去決定什么時候進行修復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