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場景
通過彈性云主機搭建服務(例如Web服務),當業務量大時單臺云主機能力有限,需要兩臺同時進行業務負載。
本場景通過將彈性負載均衡和彈性云主機的組合使用,實現用戶請求分均衡發至兩臺云主機。
創建彈性云主機
天翼云彈性負載均衡只負責將訪問流量自動分發到多臺彈性云主機上,不具備處理請求的能力。在當前場景中,需要通過彈性云主機實例來處理用戶的請求。
彈性IP(EIP)是可以獨立申請的公網IP地址,包括公網IP地址與公網出口帶寬服務。在當前場景中,創建的彈性云主機需要與EIP綁定,后續操作需要使用瀏覽器進行公網IP地址訪問,驗證最終操作結果。具體操作,請參見創建彈性云主機。
- 登錄控制中心。
- 在控制中心頁面左上角點擊
,選擇區域,本文我們選擇華東1。 - 在控制中心頁面,依次選擇“計算 > 彈性云主機”。
- 在“彈性云主機”界面單擊“創建云主機”,根據界面提示配置參數,并單擊“立即購買”。
示例中使用的兩臺彈性云主機的規格如下:
| 參數項 | 參數值 |
|---|---|
| 實例名稱 | ecs-01、ecs-02 |
| 區域 | 華東-華東1 |
| 操作系統 | CentOS7.6 |
| CPU | 2vCPUs |
| 內存 | 4GB |
| 系統盤 | 40GB |
| 數據盤 | 10GB |
| 公網帶寬 | 5 Mbit/s |
| 安全組 | 默認安全組,開放22、80端口,實際業務中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
| 彈性IP | 自動分配 |
| 登錄方式 | 密碼 |
| 創建密碼 | 自定義 |
注意由于彈性負載均衡服務向后端主機轉發流量和健康檢查的源地址為100.89.0.0/16(IPv4)、100:0:0:2:0:0:6459:0/112(IPv6)地址段的地址,所選擇的安全組需要對100.89.0.0/16(IPv4)、100:0:0:2:0:0:6459:0/112(IPv6)地址段的入向流量放行。
搭建Nginx后端服務
在彈性云主機實例上部署Nginx,設置Nginx的默認目錄下的index.html頁面內容,使訪問ecs-01時返回一個標題為“Welcome to ecs-01”的頁面,訪問ecs-02時返回一個標題為“Welcome to ecs-02”的頁面。主要是為了區分訪問不同云主機實例時,返回的頁面呈現效果不一樣。具體步驟如下:
- 登錄彈性云服務器,具體操作請參見登錄彈性云主機。
- 安裝Nginx,執行以下命令,下載對應當前系統版本的nginx包。此處以CentOS 7.6版本的操作系統為例。
wget //nginx.org/packages/centos/7/noarch/RPMS/nginx-release-centos-7-0.el7.ngx.noarch.rpm
- 執行以下命令,建立Nginx的yum倉庫。此處以CentOS 7.6版本的操作系統為例。
rpm -ivh nginx-release-centos-7-0.el7.ngx.noarch.rpm
- 安裝Nginx,執行以下命令。
yum -y install nginx
- 安裝完成之后,啟動Nginx并設置開機啟動,執行以下命令。
systemctl start nginx
systemctl enable nginx
-
使用瀏覽器訪問“//ECS的公網IP地址”,顯示如下頁面,說明nginx安裝成功。

-
修改ecs-01的index.html頁面,index.html的默認目錄是“/usr/share/nginx/html”,修改“index.html”頁面,使訪問ecs-01時返回一個標題為“Welcome to ecs-01”的頁面。
a. 進入到index.html所在的目錄執行以下命令。
cd /usr/share/nginx/htmlb. 執行以下命令打開文件“index.html”。
vim /usr/share/nginx/html/index.htmlc. 按i鍵進入編輯模式。修改index.html的文件內容,修改的部分如下所示:
<body> <h1>Welcome to <strong>ELB</strong> ecs-01</h1> <div class="content"> <div class="alert"> <h2>ELB01</h2> <div class="content"> <p><strong>Welcome to ecs-01</strong></p> <p><strong>Welcome to ecs-01</strong></p> <p><strong>Welcome to ecs-01</strong></p> </div> </div> </div> </body>d. 按Esc退出編輯,輸入:wq保存后退出。
-
修改ecs-02的index.html頁面,index.html的默認目錄是“/usr/share/nginx/html”,修改“index.html”頁面,使訪問ecs-02時返回一個標題為“Welcome to ecs-02”的頁面。
a. 進入到index.html所在的目錄執行以下命令。cd /usr/share/nginx/htmlb. 執行以下命令打開文件“index.html”。
vim /usr/share/nginx/html/index.htmlc. 按i鍵進入編輯模式。修改index.html的文件內容,修改的部分如下所示:
<body> <h1>Welcome to <strong>ELB</strong> ecs-02</h1> <div class="content"> <div class="alert"> <h2>ELB02</h2> <div class="content"> <p><strong>Welcome to ecs-02</strong></p> <p><strong>Welcome to ecs-02</strong></p> <p><strong>Welcome to ecs-02</strong></p> </div> </div> </div> </body>d. 按Esc退出編輯,輸入:wq保存后退出。
-
使用任意瀏覽器分別訪問“//ECS01的公網IP地址”和“//ECS02的公網IP地址”,分別出現標題為“Welcome to ecs-01”和“Welcome to ecs-02”頁面時,說明部署修改html頁面成功。
創建負載均衡器
負載均衡實例接收來自客戶端的請求,并按照監聽規則將請求分發至后端服務器。使用ELB服務,您需要創建一個ELB實例,在實例中添加監聽和后端服務器。
- 登錄天翼云控制中心,選擇資源節點;本文我們選擇的是華東-華東1。
- 在控制中心頁面,依次選擇“網絡 > 彈性負載均衡”。
- 在網絡控制臺頁面,點擊“創建負載均衡”。
- 在“創建負載均衡”頁面,根據界面提示配置參數。
- 點擊“立即創建”。
- 創建完成后,在“負載均衡器”界面,即可看到新建的負載均衡器。
- 具體配置參數如下:
| 參數項 | 參數值 |
|---|---|
| 地域 | 華東-華東1 |
| 類型 | 經典型 |
| 名稱 | CT-ELB的名稱,名稱由數字、字母、中文、-、_組成,不能以數字、_和-開頭。 |
| 所屬VPC | 使用和ECS相同的VPC |
| 網絡類型 | 外網 |
| 彈性IP | 使用已有 |
| 企業項目 | default |
| 描述 | 選填 |
添加監聽器、后端服務器
配置完負載均衡實例后,需要為實例配置監聽器。監聽器負責檢查連接請求,根據負載均衡算法和轉發策略配置將請求流量分發到后端主機。具體步驟如下:
- 登錄天翼云控制中心,選擇資源節點;本文我們選擇的是華東-華東1。
- 在控制中心頁面,依次選擇“網絡 > 彈性負載均衡”。
- 在負載均衡頁面,點擊名稱為elb-01的負載均衡器。
- 在“監聽器”頁簽,點擊“添加監聽器”。
- 在“協議&監聽器”頁面,根據界面提示配置參數。
| 參數項 | 描述 | 參數值 |
|---|---|---|
| 名稱 | 監聽器的名稱,名稱應為2-32位,英文開頭,支持大小寫英文和數字。 | listener01 |
| 負載均衡器協議/端口 | 協議可選擇TCP、UDP、HTTP、HTTPS,端口取值范圍1~65535。 | HTTP/80 |
| 描述 | 關于監聽器的描述。 | 選填 |
- 點擊“下一步”,新建后端主機組。配置參數如下:
| 參數項 | 描述 | 參數值 |
|---|---|---|
| 后端主機組名稱 | 名稱應為2-32位,英文開頭,支持大小寫英文和數字。 | group01 |
| 選擇后端主機組 | 一組處理負載均衡分發的前端請求的云主機實例。 | 云主機 |
| 可添加主機 | 可在搜索欄根據主機名、IP地址搜索,勾選搜索結果中的云主機。 | ecs-01、ecs-02 |
| 端口 | 后端云主機的服務監聽端口,取值范圍[1-65535]。 | 80 |
| 權重 | 后端云主機權重。權重值決定了后端云主機處理的請求的比例。例如,一個權重為2的云主機處理的請求數是權重為1的兩倍。 | 用戶自行配置權重大小。 |
- 添加后端云主機后,點擊“下一步”,進入“負載均衡方式&健康檢查”配置頁面。具體配置參數如下:
| 參數項 | 描述 | 參數值 |
|---|---|---|
| 后端主機組名稱 | 默認 | group01 |
| 負載方式 | 可選擇輪詢算法、最少連接算法、源算法三種。 輪詢算法:請求以輪詢的方式依次分發給各后端主機,加權輪詢對權重高的主機會獲得更多的輪詢次數; 最小連接算法:動態調度算法,通過服務器當前活躍的連接數來評估服務器的負載情況,負載均衡將請求分發給活躍連接數最小的后端主機。加權最小連接數會結合權重分配后端主機; 源算法:基于源IP地址的一致性哈希,相同的源地址會調度到相同的后端主機。 |
輪詢算法 |
| 健康檢測 | 開啟健康檢查,負載均衡對后端主機的服務狀態進行探測。負載均衡將不會分發流量給服務異常的主機。 | 開啟 |
| 健康檢查類型 | 可選擇HTTP、TCP | HTTP |
| 間隔時間(秒) | 取值范圍1~20940 | 5 |
| 超時時間(秒) | 取值范圍2~60 | 2 |
| 檢查路徑 | 長度范圍1~80 以‘/’開頭,可包含數字、大小寫字母或‘/’,路徑中可包含‘-’ ‘_’ ‘.’ ‘=’ | / |
| HTTP方法 | 可選擇GET、HEAD兩種 | GET |
- 點擊“立即創建”,即可完成配置,在監聽器頁簽能查看到創建的監聽器。

驗證負載均衡服務
將域名映射到ELB實例的EIP上,然后可通過訪問ELB實例對應的域名,驗證是否實現訪問到不同的后端服務器。
- 使用瀏覽器訪問對應域名,顯示一個標題為“Welcome to ecs-01”的頁面,說明本次訪問請求被ELB實例轉發到彈性云服務器"ecs-01"。
- 多次使用瀏覽器訪問對應域名,當顯示一個標題為“Welcome to ecs-02”的頁面,說明本次訪問請求被ELB實例轉發到彈性云服務器"ecs-02"。
用戶在實際使用彈性負載均衡時,應該根據自身業務和應用場景選擇合適的配置方式和策略,以實現負載均衡、擴展性和高可用性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