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場景
一塊新創建的數據盤在掛載至云主機后,還不能直接存儲數據,您需要為這塊數據盤創建分區、格式化等初始化操作后才可以正常使用。初始化可能涉及到以下步驟:
創建分區:在某些情況下,初始化云硬盤可能會涉及到創建分區。分區是將硬盤分割成邏輯上獨立的部分,每個分區可被視為一個獨立的硬盤。分區可以幫助更好地組織和管理數據,同時允許在同一硬盤上使用不同的文件系統或操作系統。
格式化:初始化包括對云硬盤進行格式化操作,以創建文件系統,使其能夠存儲文件和數據。格式化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文件系統類型,如EXT4、NTFS等。
初始化操作僅適用于新創建(沒有數據)的數據盤。根據不同的云硬盤類別和狀態,初始化操作的場景如下:
| 云硬盤屬性 | 狀態說明 | 初始化操作場景 |
|---|---|---|
| 系統盤 | 系統盤在創建云主機或物理機時自動創建。 | 無需初始化,可直接使用。 |
| 有數據的數據盤 | 如從快照或備份創建的數據盤,或從其他云主機卸載下來,需要保留原有數據的數據盤。 | 無需初始化。有數據的數據盤在初始化時有丟失數據的風險。 |
| 新創建的數據盤 | 有兩種方式新創建數據盤: 在創建云主機或物理機時自動創建的數據盤。 單獨創建并手動掛載至云主機的數據盤。 | 需進行初始化之后使用,根據業務的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分區方式。 |
前提條件
已掛載數據盤至云主機或物理機,且該數據盤未初始化。
注意事項
磁盤分區和格式化是高風險行為,請慎重操作。本文操作僅適用于處理一塊全新的數據盤。從數據源創建的云硬盤無需初始化,這類云硬盤在初始狀態就具有數據源中的數據,如果您要格式化已寫入數據的數據盤,請先備份該云硬盤的數據,避免數據丟失。
MBR分區只能識別小于或等于2TB的分區,GPT分區可以識別大于2TB的分區,因此當為容量大于2TB的磁盤分區時,請采用GPT分區方式。具體兩種分區方式區別如下表:
| 分區方式 | 支持最大磁盤容量 | 支持分區數量 | 分區工具 |
|---|---|---|---|
| MBR | 2TB | 4個主分區 3個主分區和1個擴展分區 | Linux 操作系統:fdisk 工具或parted 工具 |
| GPT | 18EB(目前云硬盤支持的最大容量為32TB) | 不限制分區數量 | Linux 操作系統:parted 工具 |
當云硬盤已經投入使用后,此時切換云硬盤分區形式時,云硬盤上的原有數據將會清除,因此請在云硬盤初始化時謹慎選擇云硬盤分區形式。切換GPT分區形式前,請對云硬盤數據備份后,再格式化硬盤。
一塊新創建的共享云硬盤掛載至第一臺云主機后,需進行初始化之后使用。后續掛載至其他云主機,無需再進行初始化。初始化會丟失已有數據,請您謹慎操作。
Linux數據盤的設備名介紹
Linux數據盤的設備名由系統自動分配,命名規則如下:
X系列數據盤:X系列云硬盤是通過NVMe協議掛載的,因此其設備名為/dev/nvme*n1,例如/dev/nvme0n1、/dev/nvme1n1、/dev/nvme2n1,以此類推。如果云主機的系統盤是X系列,那么系統盤將默認分配/dev/nvme0n1。
非X系列數據盤:設備名為/dev/vd[a-z],例如/dev/vda、/dev/vdb、/dev/vdc,以此類推。如果云主機的系統盤是非X系列,那么系統盤將默認分配/dev/vda。
磁盤分區操作指導
磁盤容量小于2TB的場景:
磁盤容量大于2TB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