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原有分區 (MBR分區與GPT分區)
本示例以“CentOS 7.6 64bit”操作系統為例,原有數據盤/dev/vdb已有分區/dev/vdb1,容量為10GB,且已在控制臺將該數據盤擴容至20GB。本示例介紹如何將新增的10GB容量劃分至已有的MBR分區或GPT分區/dev/vdb1內。
輸入
growpart命令,檢查此云主機是否已安裝growpart擴容工具。若出現圖中回顯信息,則說明已經安裝,無需手動安裝。
注意
若沒有圖示信息,請執行命令“yum install cloud-utils-growpart”手動安裝growpart工具。
執行命令
fdisk -l,查看磁盤的分區信息,回顯信息如圖所示:
執行命令
df -TH,查看數據盤分區/dev/vdb1的容量,回顯信息如圖所示:
從圖中看出,磁盤分區/dev/vdb1容量為10GB,但是磁盤/dev/vdb的容量為20GB,需要擴容磁盤分區/dev/vdb1的空間。
執行命令
growpart /dev/vdb 1,指定數據盤待擴容的分區,數據盤為/dev/vdb,分區的編號為1,通過growpart進行擴容,回顯信息如圖所示:
執行命令
resize2fs /dev/vdb1,將原有分區/dev/vdb1的文件系統進行擴充。回顯信息如圖所示:
說明
當磁盤分區文件系統為xfs格式時,需要使用xfs_growfs 磁盤分區擴容。
當磁盤分區文件系統為ext格式時,需要使用resize2fs 磁盤分區擴容。
執行命令
df -TH,查看擴容后數據盤分區“/dev/vdb1”的容量,回顯信息如圖所示:
此時數據盤分區/dev/vdb1的容量已經擴容至20GB。
若需要設置開機自動掛載磁盤分區,請參見設置開機自動掛載磁盤。
新增MBR分區
本示例以“CentOS 7.6 64bit”操作系統為例,原有數據盤/dev/vdb已有分區/dev/vdb1,容量為20GB,且已在控制臺將該數據盤擴容至30GB。本示例介紹如何為新擴容的10GB容量分配一個新的MBR分區。
執行命令
fdisk -l,查看磁盤的分區信息。回顯如下:
當前系統盤/dev/vdb的磁盤容量為30GB。
執行命令
fdisk /dev/vdb進入fdisk分區工具,回顯信息如圖所示:
輸入“n”,按“Enter”鍵,進行新建分區操作。回顯如下:

注意
p代表主分區,e代表擴展分區,磁盤使用MBR分區形式時,最多可以創建4個主分區,或者3個主分區加1個擴展分區。并且,擴展分區不可以直接使用,需要劃分成若干個邏輯分區才可以使用。
輸入“p”,按“Enter”鍵,開始創建一個主分區。回顯信息如圖所示:

輸入分區編號“2”,保持默認值,按“Enter”鍵。回顯信息如圖所示:

確認新分區的磁柱編號,包含起始磁柱編號與截止磁柱編號,這里都保持默認,按“Enter”鍵確認。用戶也可在此自定義編號數值,注意,起始磁柱值必須小于分區的截止磁柱值。回顯信息如圖所示:

輸入“p”,按“Enter”鍵,可查看新建分區。新建分區為/dev/vdb2,回顯信息如圖所示:

輸入“w”,按“Enter”鍵,將分區的結果寫入分區表中。回顯如下:

以上回顯信息表示分區創建完成。注意
如果用戶在實際分區操作過程中有誤,可以輸入“q”,則會退出fdisk分區工具,之前的分區結果將不會被保留,不影響后續操作。
執行命令
partprobe,將新的分區表變更同步至操作系統。
執行命令
mkfs -t ext4 /dev/vdb2,設置新建分區/dev/vdb2的文件系統格式為ext4,回顯信息如圖所示:說明
對于容量較大的云硬盤,mkfs命令可能執行時間較長,如需要縮短命令執行時間,您可以為mkfs命令添加如下參數:
ext2、ext3、ext4文件系統:添加-E nodiscard參數
xfs文件系統:添加-K參數

格式化需要等待一段時間,請觀察系統運行狀態,若回顯中提示為done,如圖則表示格式化完成。
執行命令
mkdir /mnt/sdc1,新建掛載目錄/mnt/sdc1。執行命令
mount /dev/vdb2 /mnt/sdc1,將新建分區/dev/vdb2掛載到需要增加空間的目錄下,本示例中我們掛載至/mnt/sdc1下。
注意
建議用戶將新增加的分區掛載至空目錄,或者使用mkdir命令新建目錄。當新增加的分區掛載到不為空的目錄時,該目錄下原本的子目錄和文件會被隱藏,如已經指定掛載目錄,且該目錄不為空,可將該目錄下的子目錄和文件臨時移動到其他目錄下,新分區掛載成功后,再將子目錄和文件移動回來。
執行命令
df -TH,查看掛載結果。回顯信息如下圖所示:
若需要設置開機自動掛載磁盤分區,請參見設置開機自動掛載磁盤。
新增GPT分區
本示例以“CentOS 7.6 64bit”操作系統為例,原有數據盤/dev/vdb已有一個GPT分區/dev/vdb1,容量為10GB,且已在控制臺將該數據盤擴容至20GB。本示例介紹如何為新增的10GB空間分配新的GPT分區/dev/vdb2。
執行命令
lsblk,查看磁盤的分區信息,回顯信息如下圖所示:
執行命令
parted /dev/vdb,進入parted分區工具,回顯信息如下圖所示:
輸入指令“unit s”,按“Enter”鍵,設置磁盤的計量單位為磁柱。
輸入“p”,按“Enter”鍵,查看當前數據盤的磁盤分區情況,回顯信息如下圖所示:

當出現如圖中的“Error”信息時,請在“Fix/Ignore/Cancel?”后輸入“Fix”。GPT分區表信息通常存儲在磁盤開頭,同時也會在磁盤末尾備份一份。當磁盤容量增加后,末尾位置也會向后延伸,因此需要根據系統提示的信息輸入“Fix”,將分區表信息的備份修正至新的磁盤末尾位置,具體回顯信息如圖所示:

如果輸入“Fix”之后出現了“Warning”信息時,繼續輸入“Fix”,不能忽略,只有輸入“Fix”之后,系統才會自動將擴容部分的容量分區形式設置為GPT,具體回顯信息如圖所示:

用戶需要記住這里給出的具體分區信息中的截止磁柱值,即End列的值,此示例中為20969471s。
輸入mkpart指令,格式為:“mkpart 磁盤分區名稱 起始磁柱值 截止磁柱值”,按“Enter”鍵。
注意
命令參數請根據實際情況設置。本示例中,如步驟5所示,數據盤原有分區的截止磁柱值為20969471s,因此對于新增的/dev/vdb2分區,起始磁柱值設置為20969472s,即原有分區的下一個位置。截止磁柱值設置為100%,代表全部容量。磁盤分區名稱設定為“data”。因此,本示例中,輸入指令為“mkpart data 20969472s 100%”。
如出現詢問信息,則在Yes/No處輸入“Yes”,同意其將分區放置在磁盤末尾的操作。
輸入“p”,按“Enter”鍵,查看新建分區,回顯信息如圖所示:

輸入“q”,按“Enter”鍵,即可退出parted分區工具,回顯信息如圖所示:

執行命令
mkfs -t ext4 /dev/vdb2,為新建分區/dev/vdb2設置文件系統,文件系統格式為ext4。回顯信息如圖所示:說明
若要為文件系統設置xfs格式,需要執行命令 `mkfs -t xfs` 。磁盤分區格式化需要等待,當回顯中進程提示為done,則表示格式化完成,過程中請勿退出。
對于容量較大的云硬盤,mkfs命令可能執行時間較長,如需要縮短命令執行時間,您可以為mkfs命令添加如下參數:
ext2、ext3、ext4文件系統:添加-E nodiscard參數
xfs文件系統:添加-K參數

執行命令
mkdir /mnt/sdc1,新建掛載目錄為/mnt/sdc1。執行命令
mount /dev/vdb2 /mnt/sdc1,將新建分區/dev/vdb2掛載至新建目錄/mnt/sdc1中。操作及回顯信息如圖所示:
注意
建議用戶將新增加的分區掛載至空目錄,或者使用mkdir命令新建目錄。當新增加的分區掛載到不為空的目錄時,該目錄下原本的子目錄和文件會被隱藏,如已經指定掛載目錄,且該目錄不為空,可將該目錄下的子目錄和文件臨時移動到其他目錄下,新分區掛載成功后,再將子目錄和文件移動回來。
執行命令
df -TH,查看掛載結果,回顯信息如圖所示:
若需要設置開機自動掛載磁盤分區,請參見設置開機自動掛載磁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