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云X系列云硬盤基于NVMe和RDMA技術,為您提供超高IOPS、超高吞吐量和超低時延的極致云硬盤。X系列云硬盤在提供基礎容量對應的基礎性能之外,可以結合實際業務的需求,在容量不變的情況下,靈活配置云硬盤的IOPS,從而實現云硬盤容量與性能的解耦。
說明
當前支持XSSD-0云硬盤的資源池:華東1(可用區1、可用區2、可用區3)、華北2(可用區1、可用區2、可用區3)、華南2(可用區1、可用區2、可用區3)、西南1(可用區1、可用區2)、西南2-貴州(可用區1)。
當前支持XSSD-1云硬盤的資源池:華東1(可用區1、可用區2、可用區3)、華北2(可用區1、可用區2、可用區3)、華南2(可用區1、可用區2、可用區3)、西南1(可用區1、可用區2)、西南2-貴州(可用區1)。
當前支持XSSD-2云硬盤的資源池:華東1(可用區3)、華北2(可用區1、可用區2、可用區3)。
產品規格
X系列提供以下幾種規格:
| 參數 | XSSD-0 | XSSD-1 | XSSD-2 |
|---|---|---|---|
| 數據盤容量范圍(GB) | 10~65,536 | 20~65,536 | 512~65,536 |
| 單盤最大IOPS計算公式,公式中容量單位為GB | min{500×容量,50,000} | min{500×容量,100,000} | min{500×容量,1,000,000} |
| 基礎IOPS計算公式,公式中容量單位為GB | min{1,800+12×容量,10,000} | min{1,800+50×容量,50,000} | min{3,000+50×容量,100,000} |
| 預置IOPS可配置范圍 | [ 0,最大IOPS - 基礎IOPS] | [ 0,最大IOPS - 基礎IOPS] | [ 0,最大IOPS - 基礎IOPS] |
| 單個云硬盤IOPS計算公式 | 基礎IOPS + 預配置IOPS | 基礎IOPS + 預配置IOPS | 基礎IOPS + 預配置IOPS |
| 單盤最大吞吐量計算公式(MB/s),公式中容量單位為GB | min{5,000×容量/1,024,350} | min{5,000×容量/1,024,750} | min{5,000×容量/1,024,4,000} |
| 基礎吞吐量計算公式(MB/s),公式中容量單位為GB | min{100+0.25×容量,180} | min{120+0.5×容量,350} | min{200+0.5×容量,750} |
| 預置吞吐量計算公式(MB/s) | min{預配置 IOPS ×10/1,024,最大吞吐量 - 基礎吞吐量} | min{預配置 IOPS ×10/1,024,最大吞吐量 - 基礎吞吐量} | min{預配置 IOPS ×10/1,024,最大吞吐量 - 基礎吞吐量} |
| 單個云硬盤吞吐量計算公式(MB/s) | 基礎吞吐量 + 預配置吞吐量 | 基礎吞吐量 + 預配置吞吐量 | 基礎吞吐量 + 預配置吞吐量 |
| 單隊列平均寫時延(ms), Block Size=4K | 0.3~0.5 | 0.2~0.4 | 0.2~0.4 |
X系列云硬盤性能計算方法
X系列云硬盤的單盤性能 = 基礎性能 + 預配置性能。基礎性能請參考產品規格表中“基礎IOPS計算公式”和“基礎吞吐量計算公式”,根據云硬盤的容量(GB為單位)可計算出基礎性能。預配置性能為用戶自定義。
這里以XSSD-2云硬盤為例,說明X系列云硬盤的性能計算方法。假設用戶訂購了100GB的XSSD-2云硬盤,并預配置了1,000個IOPS,那么這塊XSSD-2云硬盤的IOPS為:(3,000+50×100)+1,000=9,000。其中,基礎性能為3,000+50×100=8,000,預配置IOPS為1,000。
說明
XSSD-0:(基礎IOPS(min{1,800+12×容量,10,000}) + 預配置IOPS) ≤ min{500×容量,50,000}
XSSD-1:(基礎IOPS(min{1,800+50×容量,50,000}) + 預配置IOPS) ≤ min{500×容量,100,000}
XSSD-2:(基礎IOPS(min{3,000+50×容量,100,000}) + 預配置IOPS) ≤ min{500×容量,1,000,000}
云主機實例規格與存儲I/O性能關系說明
彈性云主機不同實例規格的存儲I/O性能以及不同實例規格掛載X系列云硬盤時的性能表現不同。云主機實例的存儲I/O性能和實例規格大小相關,同一類型的實例規格等級越高,可獲得的存儲I/O性能(即IOPS和吞吐量)越高。具體表現可參考云主機產品規格。
本文將帶您了解云主機實例的存儲性能與X系列云硬盤存儲性能之間的關系,以此作為您合理選擇云主機實例規格和X系列云硬盤產品的依據,避免不合理配置給應用帶來性能瓶頸。
當您創建云主機實例掛載了X系列云硬盤時,云主機實例最終的存儲I/O性能計算公式為:存儲I/O能力=min { 云主機實例,X系列云硬盤性能總和 }。
如下為場景說明:
場景一:如果X系列云硬盤性能總和超過了云主機實例規格所對應的存儲I/O能力,最終存儲I/O性能以該云主機實例規格對應的存儲I/O能力為準。
場景二:如果X系列云硬盤性能總和不超過云主機實例規格所對應的存儲I/O性能,最終存儲I/O性能以X系列云硬盤性能總和為準。
接下來以c8.4xlarge.2為例,不同規格的實例掛載不同性能級別的X系列云硬盤時,實際的存儲性能不同。如下所示:
示例一:胡女士選擇了c8.4xlarge.2規格實例,該實例規格最大存儲I/O性能為100,000 IOPS。云主機實例掛載了2塊XSSD-1云硬盤,對應單盤IOPS最大為100,000,總IOPS最大為200,000,則該云主機實例最大存儲IOPS為100,000,無法達到200,000。
示例二:胡女士選擇了c8.8xlarge.4規格實例,該實例規格最大存儲I/O性能為200,000 IOPS。云主機實例掛載了1塊XSSD-1云硬盤,對應單盤IOPS最大為100,000,則該云主機實例最大存儲IOPS為100,000。
產品限制說明
X系列支持的云主機實例請參見不同磁盤類型支持掛載的云主機規格。
不支持SCSI磁盤模式。
不支持磁盤加密。
不支持共享盤。
X系列兼容的鏡像類型:
| CTyunOS | CTYunOS 23.01 64位 |
| CTYunOS 23.01 64位 ARM 版 | |
| CTYunOS 22.06 64位 | |
| CTYunOS 2.0.1 64位 | |
| CentOS | CentOS Stream 9 64位 |
| CentOS Stream 8 64位 | |
| CentOS Linux 8.4 64位 | |
| CentOS Linux 8.2 64位 | |
| CentOS Linux 8.1 64位 | |
| CentOS Linux 8.0 64位 | |
| CentOS Linux 7.9 64位 | |
| CentOS Linux 7.8 64位 | |
| CentOS Linux 7.7 64位 | |
| CentOS Linux 7.6 64位 | |
| CentOS Linux 7.5 64位 | |
| CentOS Linux 7.4 64位 | |
| CentOS Linux 7.3 64位 | |
| CentOS Linux 7.2 64位 | |
| CentOS Linux 7.0 64位 | |
| CentOS Linux 6.8 64位 | |
Ubuntu | Ubuntu Server 24.04 64位 |
| Ubuntu Server 22.04 64位 | |
| Ubuntu Server 20.04 64位 | |
| Ubuntu Server 18.04 64位 | |
Debian | Debian 12.8 64位 |
| Debian 12.7 64位 | |
| Debian 11.1 64位 | |
| Debian 9.0 64位 | |
| Anolis | Anolis OS 8.9 GA RHCK 64位 |
| Anolis OS 8.6 QU1 RHCK 64位 | |
| Anolis OS 8.4 GA RHCK 64位 | |
| Anolis OS 7.9 GA RHCK 64位 | |
| AlmaLinux | AlmaLinux OS 9.5 64位 |
| AlmaLinux OS 9.4 64位 | |
| KylinOS | 銀河麒麟高級服務器操作系統 V10 SP3 64位 |
| 銀河麒麟高級服務器操作系統 V10 SP2 64位 | |
| 銀河麒麟高級服務器操作系統 V10 SP1 64位 | |
| UnionTechOS | 統信服務器操作系統 V20 1070e 64位 |
| 統信服務器操作系統 V20 1050u1e 64位 | |
| openEuler | openEuler 22.03 SP4 64位 |
| openEuler 22.03 SP3 64位 | |
| openEuler 22.03 SP2 64位 | |
| openSUSE | openSUSE-leap 15.6 64位 |
| Rocky Linux | Rocky Linux 9.5 64位 |
| Rocky Linux 9.4 64位 | |
| Rocky Linux 9.0 64位 | |
| Rocky Linux 8.10 64位 | |
| OpenCloudOS | OpenCloudOS 9.4 64位 |
| Windows | Windows Server 2019 數據中心版(簡體中文)64位 |
計費說明
X系列云硬盤的計費項包括:
容量費用:創建云硬盤后即開始計費,并獲得相應的基礎性能,支持包年包月和按需兩種計費方式。
預配置IOPS費用:預配置IOPS成功后即開始計費,僅支持按需計費。
X系列云硬盤計費示例,請參見云硬盤計費。
預配置IOPS配置方法
登錄控制中心。
單擊控制中心左上角的

,選擇地域,此處我們選擇華東1。單擊“存儲>云硬盤”,進入云硬盤主頁面。
單擊“創建云硬盤”,進入云硬盤創建頁面。
根據您的性能需求,磁盤類型選擇XSSD-1或XSSD-2。
在“預配置IOPS”欄勾選“啟用IOPS”,出現IOPS配置框,根據您的需要輸入預配置IOPS值。輸入之后,會顯示按當前配置可獲得的最大IOPS,即基礎IOPS和預配置IOPS之和。
確定云硬盤的配置信息后,點擊“下一步”,根據提示完成訂單。
修改預配置IOPS方法
登錄控制中心。
單擊控制中心左上角的

,選擇地域,此處我們選擇華東1。單擊“存儲>云硬盤”,進入云硬盤主頁面。
找到需要修改預配置IOPS的X系列云硬盤,點擊“更多>修改預配置IOPS”。
在彈出的窗口中,輸入新的預配置IOPS值,配置費用會隨預配置IOPS的取值而變化。
同時,可以通過勾選“預配置IOPS”來開啟或關閉X系列云硬盤的預配置性能。
點擊“確定”,待云硬盤列表刷新后,即完成了預配置IOPS的修改。
說明
鼠標懸停在輸入框,可以查看預配置IOPS的取值范圍。
輸入框后的灰字部分是配置后的結果,即云硬盤最大IOPS=基礎IOPS+預配置IO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