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遷移的網絡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源機、目標機需要能訪問平臺;
源機需要能夠訪問目標機;
由于遷移環境在公網上,可能會遭遇DDoS攻擊,導致目標機PE系統內存溢出,目標機需要配置安全組策略,目標機入方向需放通8000(數據)、8001(控制)端口;
源機無需開通端口,但建議源端檢查出方向是否放通所有端口。
具體步驟請參見檢測目標機。
如何配置安全組
- 進入安全組配置界面。
- 展開安全組并單擊“添加規則”。
- 配置目標機入方向8000端口。
- 再次單擊“添加規則”按鈕,配置目標機入方向8001端口。
- 可以查看創建好的安全組規則。
為什么綁定目標機時提示:錯誤信息xx:源機IP(xx):與目標機通信時出錯:獲取部署結果超時,檢查目標機系統是否為linux x86_64PE系統?
您需要檢查目標機系統是否正確;
您需要檢查安全組是否放通,具體步驟請參見檢測目標機。
遷移中斷或網絡中斷時,如何處理?
當遷移中斷時,您可于告警中心中查看,遷移失敗原因,用于輔助您再次啟動遷移。
網絡中斷導致遷移停止時,您需檢查網絡情況,CMS支持斷點續傳,當您將網絡修復時,遷移會自動繼續。
CMS服務顯示遷移Agent離線,應該如何操作?
可能是遷移源端網絡不穩定造成的影響。
處理方式:源端重啟遷移Agent:可以在遷移源執行“sudo movecloud restart -y”命令來重啟遷移Agent并繼續原先遷移任務。
CMS在進行核查修復時,長時間未修復完成,如何確定任務是否正常?
核查會由于遷移源文件個數、大文件個數等因素,需要較長時間,若存在長時間處于此階段可進行以下步驟排查。
- 您可以查看平臺任務追蹤信息,確認任務是否有核查個數進度。如果有核查個數進度,說明核查任務正常進行。
- 核查任務沒有進度更新,可能是遷移任務出現了卡死情況。此時,您可以在遷移源執行“sudo movecloud restart -y”命令來重啟并續傳遷移任務,以便完成核查修復任務。
CMS在進行增量遷移時,長時間未完成,如何確定任務是否正常?
增量會由于遷移源增量文件數、總文件個數、大文件個數等因素影響增量速率,也可能由于無法訪問的硬件設備導致增量卡死等,若存在長時間處于此階段可進行以下步驟排查。
- 您可以排查agent版本是否為最新,執行命令“movecloud version”,將結果與平臺agent展示版本來確認客戶端版本是否正確。
- 您可以查看Agent是否在線,確保Agent連接到了CMS控制臺,并且沒有出現連接異常等問題。
- 您可以查看源機的遷移日志,(/usr/local/moveCloud/log/),以便了解增量遷移的詳細情況。
- 以上方法都無法解決,您可以嘗試停止應用程序,并使用“sudo movecloud restart -y”命令來重新啟動并續傳遷移任務,以確保增量正常完成。
如何確定遷移正在進行?
查看遷移正在進行步驟如下:
- 登錄對應區域CMS控制臺。
- 單擊左側導航欄,“主機管理”選項卡。
- 選擇對應主機,并單擊“詳情”,進入遷移詳情界面。
- 單擊“遷移日志”選項卡,并多次單擊“放大鏡”。
- Linux界面提示:日志不斷提示:
[INFO] xxxx.xx.xx xx:xx:xx [arcredisProxy.go:140][GOID:13] get task12。
則表明遷移正常。
- windows界面提示:
[xxxx-xx-xx xxxx] [daily_logger] [info PublicFunc.cpp:6611] [thread 1260] 4.06654e+06b/S,1.82146%,3826.96s,d=1.82146%288724463。
不斷增加的進度表示遷移正常。
使用連通專線/VPN或內網VPC對等連接等特殊遷移方式,應該如何處理?
針對特殊網絡環境問題,您可以通過工單進行高級技術咨詢。
當存在源端無法訪問公網,需要使用代理程序進行遷移,應該如何操作?
針對特殊網絡環境問題,您可以通過工單進行高級技術咨詢。
遷移過程中是否可以釋放/修改EIP嗎?
不可以。使用CMS進行遷移時,需要使用EIP保持遷移源、目標機與平臺之間的通信。在遷移/同步過程中,釋放/修改目標端EIP,會造成遷移/同步任務失敗。
確定遷移正常完成后,才可以釋放/修改目標端EIP。
linux源端、下載CMS-Agent命令行提示:sudo :wget:找不到命令該如何處理?
源端未安裝wget服務;
解決方法:
- 使用指令安裝wget:yum -y install wget。
- 通過其余機器下載后,將文件導入源端。
遷移需要多長時間?
您可以通過以下公式進行遷移前估算:遷移時長=總數據量/帶寬大小/8*1.25。詳細時間預估請參見評估遷移時間與測試傳輸速度。
如何通過CMS查看,當前遷移任務的剩余時間?
您可以通過以下步驟查看包括剩余時間在內的內容:
- 單擊CMS左側導航欄中的“主機管理”選項卡。
- 在主機列表中選擇對應主機行,并單擊該行操作列中的“開始遷移”或“詳情”按鈕。
- 在任務詳情頁中,單擊“任務追蹤”選項卡;在該選項卡下,您可以看到遷移狀態、總耗時、預計完成時間(當前狀態)、平均速度和實時速度等信息。
CMS控制臺顯示的遷移速率等數據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CMS控制臺遷移數據名詞解釋:
| 遷移過程中指標 | 遷移指標解釋 |
|---|---|
| 總數據量 | 待遷移的所有分區已用空間之和,可以通過磁盤管理工具查看。 |
| 已遷數據量 | 已遷移的數據的大小,只計算分區中已用空間的數據。 |
| 已遷移時間 | 開始遷移的時間,從任務開始時間計算 |
| 剩余時間 | (總數據量-已遷數據量)/ 遷移速率 |
| 遷移速率 | 平臺遷移速率數據支撐來源是根據5s內遷移數據量,進行實時速率計算;遷移速率不等于網卡速率,會因文件大小、壓縮、網絡傳輸損耗等情況進行改變,時快時慢。 |
如何加快遷移速度?
- 調整壓縮率。
- 調整網絡。
遷移帶寬以遷移源出口帶寬、目的端入口帶寬、CMS平臺中限制帶寬中最小帶寬為準。您可以通過提高最小帶寬來提高遷移速度。
遷移速率為何時快時慢、與網卡帶寬速率差距大?
平臺遷移速率數據支撐來源是根據5s內遷移數據量,進行實時速率計算;會因文件大小、壓縮、網絡傳輸損耗等情況影響,所以遷移速率不等于網卡速率,會根據情況進行改變,時快時慢。
Iperf的測試網絡的方法?
具體步驟您可參見評估遷移時間與測試傳輸速度。
遷移帶寬由什么決定?
以下三點中最小帶寬為準:
- 遷移源出口帶寬。
- 目標端入口帶寬。
- CMS平臺中限制帶寬。
如何確定任務是否卡死?
- 查看CMS當前階段速率展示(遷移速率、核查個數)是否正常。
- 查看源端遷移日志,如果日志信息長時間未刷新,可能是任務異常。
CMS平臺上預計遷移時間與實際遷移完成時間差距較大,是什么原因?
平臺遷移預估時間數據支撐來源是根據當前實時時間進行預估;實際遷移時間受多種因素影響,譬如遷移源小文件個數、大文件改動數、遷移網絡穩定性,遷移源CPU、內存等規格較小超出性能峰值等;
CMS平臺遷移預估時間僅作為參考,同時可根據幫助中心常見問題的遷移時長預估同步參考;若需要更為準確嚴謹的遷移時間,請進行相應的遷移測試。
為什么遷移速率有時遠遠低于帶寬大小?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一般但不限于以下場景:
- 大文件多
- 稀疏文件多
- 原系統CPU、內存等硬件能力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