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集群規劃、性能優化
更新時間 2024-11-12 14:42:55
最近更新時間: 2024-11-12 14:42:55
分享文章
本章節主要介紹ElasticSearch集群規劃、性能優化的最佳實踐。
Elasticsearch 是一個強大的分布式搜索和分析引擎,用于存儲、檢索和分析大規模數據。為了獲得最佳性能、穩定性和可伸縮性,以下是Elasticsearch 的一些最佳實踐。
集群規劃
節點數量
- 在構建 Elasticsearch 集群時,節點的數量和分布是關鍵因素。通常建議使用奇數個節點,以便更好地處理主節點選舉和故障轉移。考慮一個具有 3 個主節點的集群,其中 2 個節點失敗,仍然可以保持功能正常。
- 避免單節點集群,因為這會導致單點故障。
分片和副本
分片是數據在集群中的水平劃分。在創建索引時,根據數據量和查詢負載選擇適當的分片數量,通常不超過節點數量的兩倍。然后,為了保障數據的可用性,設置足夠的副本數,但不要過多,以避免資源浪費。示例如下:
PUT /my_index
{
"settings": {
"number_of_shards": 5,
"number_of_replicas": 1
}
}
索引設計
分片和副本設置
- 在創建索引時,根據數據量和預期查詢負載來選擇合適的分片數量。
- 對于熱門索引,可以適度增加副本數量以提高查詢性能。
索引字段
- 合理選擇字段類型,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復雜類型,例如對于精確值,使用 keyword 類型,對于全文本搜索,使用 text 類型。示例如下:
PUT /my_index { "mappings": {"properties": { "product_name": { "type": "text" }, "category": { "type": "keyword" }, "price": { "type": "float" } } } } - 關閉不需要索引的字段,以減小索引大小,提高性能。
寫入操作
批量寫入
使用批量 API 進行寫入操作,以減少網絡開銷。在高吞吐量寫入場景中,可以適度增加 Refresh 間隔,減少索引刷新操作,提高寫入性能。示例如下:
POST /my_index/_doc/_bulk
{ "index": {}}
{ "field1": "value1" }
{ "index": {}}
{ "field2": "value2" }
索引刷新
避免頻繁的索引刷新,可以適當調整 Refresh 間隔以平衡寫入和查詢性能。示例如下:
PUT /my_index/_settings
{
"refresh_interval": "30s"
}
查詢優化
查詢性能
-
使用查詢DSL進行復雜查詢,以充分利用 Elasticsearch 的強大功能。
-
使用索引別名和索引模板來優化查詢,示例如下:
GET /my_index/_search { "query": { "bool": { "must": [ { "match": { "product_name": "apple" }}, { "range": { "price": { "gte": 100 }}} ] } } }
分頁查詢
使用游標(Scroll)進行大數據量分頁查詢,避免深度分頁帶來的性能問題。示例如下:
POST /my_index/_search?scroll=5m
{
"query": { "match_all": {}},
"size": 100
}
硬件和監控
硬件選擇
- 選擇高性能硬件,特別是快速的磁盤和足夠的內存。
- 使用 SSD 硬盤來提升索引和查詢性能。
監控和警報
- 設置監控指標,如集群健康、節點狀態、資源使用等。
- 使用監控工具持續監測集群,并設置警報以便在出現問題時能及時響應。
安全性
認證和授權
- 啟用安全性特性,使用用戶名密碼進行認證。
- 使用角色和權限來限制用戶的訪問權限。
加密通信
啟用 TLS/SSL 加密以保障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
備份和恢復
定期備份索引數據,確保在意外情況下能夠快速恢復數據。